<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首頁 / 商品詳情

百年百部圖畫書經典書系(精裝第三輯,共8冊)金瓜兒銀豆兒、自己的事自己做等 文學大家和藝術泰斗專為孩子而作的精品圖畫書

原價:¥184.5優惠券:¥15券后價:¥169.5

★中國原創兒童圖畫書百年名作★

★中國小讀者繞不過去的民族經典★

★文學大家和藝術泰斗專為孩子而作的童書精品★

《百年百部中國兒童圖畫書經典書系》精選我國百年間已出版的具有較高思想價值、文學價值、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的百余部經典兒童圖畫書作品,系統展示了我國兒童圖畫書的文學成就和藝術魅力。

基本信息

......

......

《明珠》改編自經典民間故事。古時候,天河兩邊住著玉龍和彩鳳,經常到人間游玩。有一次他們在仙島上找到了一塊美麗的石頭,一起把它琢磨成一顆璀璨的明珠。王母娘娘聽說后派天將偷走了明珠,并在生日時拿出來炫耀。彩鳳和玉龍看到明珠發出的光芒,去往天宮找王母娘娘要回明珠。搶奪中,明珠由天宮跌下,玉龍和彩鳳也緊隨左右。這顆明珠一落地,立刻變成晶瑩碧綠的西湖。玉龍和彩鳳便變成兩座山來守護它,一座是玉龍山,一座是鳳凰山。由知名畫家、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插畫系主任姚紅繪畫。

《燈花姑娘》:講述了一個關于元宵節花燈來歷的傳說故事:燈花姑娘是住在油燈燈芯里的一位仙女,她幫助絕望中的燈哥完成了親王“在3天內編出365盞花燈”無理要求,并*終運用智慧讓貪婪好色的親王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該繪本由全國少年兒童讀物研究會委員、海豚出版社創始人李樹芬根據民間故事改編,頌揚了不向惡勢力屈服,勇敢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品質;由畫家、云南現代重彩畫派創始人之一劉紹薈繪畫。

《香蕉娃娃》取材于一個感人至深的民間故事:孤獨的駝背老爺爺用愛心養育香蕉娃娃,香蕉娃娃長大后,為治好老爺爺的駝背,歷經艱難險阻尋找良藥。每一次得到良藥,他又選擇了救助路上更需要藥的人。香蕉娃娃*終感動了仙人,老爺爺的駝背得以治愈。一波三折的故事,讓孩子們明白:付出愛就會得到愛。本繪本由畫家龍念南所作,充滿民族風格與古典神韻。

《五色石》取材自太湖地區流傳的民間故事:一位生活在太湖的雕刻匠人尋找五色石并精心雕琢,面對權貴的貪婪殘暴,寧愿犧牲性命也要保護珍寶,守護太湖人民的幸福生活。這個融合了神話與童話色彩的故事體現了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堅強不屈。本書圖畫由豐子愷圖畫書獎得主、博洛尼亞插畫獎得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兒童插畫家朱成梁所作,畫風既有中國水墨畫的含蓄雋永,又有兒童畫的明快和輕松。

《自己的事自己做》用*人稱詩歌體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小姑娘,愉快地做好了自己利索能及的許多事情。本書于1959年出版,獲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二等獎,書里的小女孩形象成為幾代人心中重要的童年印記。本書圖畫由當代兒童美術界代表性畫家何艷榮繪畫;文字由翻譯家楊苡創作。

《寶寶唱》是一本朗朗上口的童謠合集,由我國當代*杰出的漫畫家之一張樂平先生繪制插圖。該繪本充滿想象力,運用夸張的手法,表現了在當時農業發展主題背景下孩子們質樸的童趣。

《一塊小手帕》故事講述了一塊被風兒吹走的小手帕,它先后遇見了小公雞、小猴子和小鷺鷥。從沒見過手帕的小動物們紛紛把它認成別的物品。*后趕來追尋手帕的小黃鶯告訴了大家真相,于是大家伙一同把手帕還給了玲玲。在這個故事里,每一個小動物都熱心而善良,都有著純真的好奇心。而故事在簡單的情節上做出細微的變動,這樣的往復循環,讓孩子能夠明記主線而又不失樂趣。同時也提供多樣的視角,激發孩子自主思考的熱情。由的老一輩美術電影導演劉圻著繪。

《金瓜兒,銀豆兒》有一對好心的老爺爺老奶奶。一天,在他們種的金瓜和豆角里,蹦出了一對兄妹金瓜兒和銀豆兒,老兩口高興極了,一家子可以過著幸福的日子,但沒想到,地主惡霸李垂涎他們的田產,強迫他們繳交一大筆的金銀,金瓜兒與銀豆兒只好冒險上山挖寶,在會變身的冬瓜王子與雄雞將軍的幫助下,找到了山下的財寶。惡霸李得了金銀還不甘心,又搶了冬瓜王子和雄雞將軍,*后自己被埋在了寶山底下,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

姚紅(1961年— ),畫家。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插畫系主任,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少兒美術藝委會副主任,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早期教育研究中心美術顧問。曾任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編審。

其圖畫書代表作有:《明珠》(獲全國少兒讀物一等獎)、《蓬蓬頭溜冰的故事》(獲全國少兒讀物一等獎)《迷戲》(獲亞太地區童書金獎、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評審獎 、第26屆日本好繪本獎)、《晚上的浩浩蕩蕩童話》(獲冰心圖書獎)、《牙印兒》(獲國際兒童讀物聯盟“小松樹”獎)、《飛吻大王》(獲國家圖書獎)等。

圖畫:

劉紹薈(1940年— ),中國畫畫家,云南現代重彩畫派的創始人之一。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西美術家協會第六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桂林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桂林中國畫院院長、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授、桂林市教育學院美術系教授。

繪畫作品連續入選多屆全國美展并獲獎,其擔任美術總設計的美術電影《火童》曾獲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美術片獎、文化部1984年影片獎和首屆日本廣島國際動畫電影節一等獎,設計郵票《靈渠》在全國發行。

出版有《劉紹薈現代重彩藝術》《劉紹薈畫集》《劉三姐》《新編芥子園畫傳·人物·現代重彩》等眾多作品,《燈花姑娘》為其圖畫書代表作。

文字:

李樹芬(1938— ),圖畫書編輯、作者、對外文化輸出推動者。

全國少年兒童讀物研究會委員、中國連環畫研究會委員、外文出版社編審、海豚出版社創始人。從事圖書編輯四十余年,編輯出版了近千種少年兒童喜愛的圖書和畫冊。其中《童畫詩情集》《雄雞大叔》《塑造孩子完美一生的365睡前故事》均獲國家圖書獎;《奇奇妙妙的為什么》入選2018年全國科普作品。

其在外文局、外文出版社、海豚出版社工作期間,編輯和創作了大量中國兒童圖畫書,并翻譯成多國語言,精裝精印,行銷海外,為我國的對外文化輸出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燈花姑娘》是其圖畫書代表作之一。

圖畫:

龍念南(1960年— ),兒童美術教育家。

中國美術家協會兒童美術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少年兒童造型藝術學會創始人、常務理事,中國教育電視臺《現代美術教學》系列片總策劃、顧問,遠程教育“觀察與動手”專題片首席專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美術》教材編委。“體育、藝術2 1項目”《造型基礎》參考教材主編。1983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并于同年在中國兒童中心任教至今。 主要著作有《幼兒繪畫百問百答》《在美的世界漫游-中學生美術小組輔導》《兒童色彩入門》《兒童創作畫入門》《如何用好彩色水筆》《少年兒童繪畫輔導入門》《在色彩世界旅行》《少年美術技術藝術學習問答》《電腦美術》《多媒體輔助美術教育》《視覺悅讀》《少兒動漫教學研究》《圖畫講故事》等。

《香蕉娃娃》是其圖畫書代表作。

文字:

李樹芬(1938— ),圖畫書編輯、作者、對外文化輸出推動者。

全國少年兒童讀物研究會委員、中國連環畫研究會委員、外文出版社編審、海豚出版社創始人。從事圖書編輯四十余年,編輯出版了近千種少年兒童喜愛的圖書和畫冊。其中《童畫詩情集》《雄雞大叔》《塑造孩子完美一生的365睡前故事》均獲國家圖書獎;《奇奇妙妙的為什么》入選2018年全國科普作品。

其在外文局、外文出版社、海豚出版社工作期間,編輯和創作了大量中國兒童圖畫書,并翻譯成多國語言,精裝精印,行銷海外,為我國的對外文化輸出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圖畫:

朱成梁(1948年— ),畫家。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2020年國際安徒生獎提名插畫家,曾任江蘇人民出版社、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編輯。所創作的圖畫書多次獲得中外大獎:《一閃一閃的兔子燈》獲198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文化中心野間兒童圖書插畫比賽佳作獎;《團圓》獲2010年首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首獎、2011年《紐約時報》十大童書獎;《老糖夫婦去旅行》獲2016年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插畫獎;《屋檐下的臘八粥》獲2017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年度圖書(繪本)獎;《別讓太陽掉下來》獲國家圖書館第十四屆“文津圖書獎”、2018年冰心兒童圖書獎、2019年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年度圖書(繪本)獎、2019年布拉迪斯拉發國際插畫雙年展金蘋果獎。

其他圖畫書代表作有:《五色石》《爺爺的打火匣》《火焰》《會說話的手》《棉婆婆睡不著》《打燈籠》等。

文字:

阿甲(1971—),本名林曉晞,兒童閱讀推廣人、圖畫書研究者、翻譯家。

兒童網站“紅泥巴村”、紅泥巴讀書俱樂部創辦者,曾任國家圖書館文津獎評委。致力于研究兒童文學的閱讀推廣近20年,著有多部兒童閱讀理論書籍;譯有100多種世界經典圖畫書,包括“比得兔的世界”、“米菲繪本”系列、“繪本大師李奧尼經典杰作”系列、《小房子》、《石頭湯》、《晚安,月亮》等;與人合譯《圖畫書為什么重要:二十一位世界插畫家訪談集》等。

其主要作品有:《幫助孩子愛上閱讀——兒童閱讀推廣手冊》、《兒童閱讀100個關鍵問題》(合著)、《童年的力量:20世紀美國童書天才那些事兒》(合著)等。

圖畫:何艷榮,當代兒童美術界代表性畫家。20世紀50年代開始圖畫書創作,擅長描繪低幼兒童生活場景,其代表作品《自己的事自己做》里的小女孩形象成為幾代人心中重要的童年印記。現居上海,八十余歲高齡,仍耕耘在兒童插畫與圖畫書創作園地。其主要獲獎圖畫書作品有:《袋貓媽媽》(獲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中國分會首屆小松樹獎文字與圖畫作品雙獎)、《自己的事自己做》(獲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二等獎)等。其他圖畫書代表作有:《梨子提琴》《一年四季》《娃娃愛媽媽》《圓圓和圈圈》及自編自畫的《胖奶奶和她的三只小貓咪》系列。

文字:楊苡,原名楊靜如,翻譯家。1936年開始發表作品。主要譯著有長篇小說《呼嘯山莊》《永遠不會落的太陽》《俄羅斯性格》《偉大的時刻》《天真與經驗之歌》等,著有兒童詩《自己的事自己做》等。)等。

圖畫:

張樂平(1910年—1992年),中國當代杰出的漫畫家之一,被譽為“三毛之父”。

畢生從事漫畫創作,是中國兒童連環漫畫和中國原創無文字長篇連環漫畫的的開創者。曾多次獲得"全國先進兒童工作者"稱號,并獲得首屆中國福利會"樟樹獎"、世界無字書大獎“特別榮譽獎”。曾任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常務理事、顧問,中國文聯委員,全國政協委員等。其漫畫代表作《三毛流浪記》獲得法國昂古萊姆國際漫畫節文化遺產獎,并入選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圖書俱樂部書單。

張樂平在圖畫書藝術方面的造詣也非常高,《寶寶唱》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文字:

王志庚(1973年— ),研究館員,童書史學專家。

國家圖書館典藏閱覽部主任兼少兒館館長,中國圖書館學會理事,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致力于少年兒童閱讀指導和閱讀推廣工作,兼職從事童書研究和翻譯評論。翻譯出版圖畫書作品《寶石魚的秘密》《我的超級老爸》等;翻譯出版圖畫書理論作品“兒童領讀三部曲”(《圖畫書寶典》《感動大人的圖畫書》《和小寶寶一起讀書》)等;創作出版圖畫書作品《領讀者》等。

劉圻(1916年—2001年),參加新四軍時曾改名李克弱,動畫電影導演,擅長年畫、動畫。

1936年畢業于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1938年學習于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曾任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編輯、導演、編劇等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編劇了動畫電影《大鬧天宮》《人參果》等;執導了動畫電影《烏鴉為什么是黑的》《驕傲的將軍》《墻上的畫》等。

劉圻在圖畫書藝術方面的造詣也非常高,《一塊小手帕》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楊永青,中國當代國畫家、連環畫家、版畫家、兒童美術教育家。中國美術家協會兒童美術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版畫家協會屆理事。1952年起任華東青年出版社美術編輯,1953年起調任中國青年出版社美術編輯,1956年起調任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美術編輯、編審。其畫作以表現傳統題材和人物見長,尤善兒童題材,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連環畫作品有《司馬光砸缸》《曹沖稱象》《八仙過海》等。獲獎作品有兒童讀物《愚公移山》(獲第二屆全國兒童文藝評獎美術三等獎)、《神筆馬良》(獲1987年全國兒童讀物評獎美術一等獎)等。

周益民,教師,兒童閱讀推廣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被中國教育報評為“2010年推動讀書十大人物”,澳門《中國語文》教材小學中段主編。著作有《靜悄悄的課程建設》《造夢課堂》《童年愛上一本書》等。

<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黄色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