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工藝升級,封面部分選圖優化。
封面在之前版本基礎上升級印制工藝,光雅效果處理,更增加封面層次感;部分封面重新選圖,使封面構圖更具美感。
2.每冊圖書增加彩色插圖。
甄選與小說情節交相輝映的歷代名畫、人物畫像、風景名勝、文物遺址、民俗風情等,極大豐富了小說的文化內涵。
3.內文重新編校,修正以往錯漏。
以典藏本作為底本,精益求精,優化文本。
583685552

基本信息
一 天涯思君不可忘
二 武當山頂松柏長
三 寶刀百煉生玄光
四 字作喪亂意彷徨
五 皓臂似玉梅花妝
六 浮槎北溟海茫茫
七 誰送冰舸來仙鄉
八 窮發十載泛歸航
九 七俠聚會樂未央
十 百歲壽宴摧肝腸
十一 有女長舌利如
十二 針其膏兮藥其肓
十三 不悔仲子逾我墻
十四 當道時見中山狼
十五 奇謀秘計夢一場
十六 剝極而復參九陽
十七 青翼出沒一笑飚
十八 倚天長劍飛寒錐
十九 禍起蕭墻破金湯
二十 與子共穴相扶將
二十一 排難解紛當六強
二十二 群雄歸心約三章
二十三 靈芙醉客綠柳莊
二十四 太極初傳柔克剛
二十五 舉火燎天何煌煌
二十六 俊貌玉面甘毀傷
二十七 百尺高塔任回翔
二十八 恩斷義絕紫衫王
二十九 四女同舟何所望
三十 東西永隔如參商
三十一 刀劍齊失人云亡
三十二 冤蒙不白愁欲狂
三十三 簫長琴短衣流黃
三十四 新婦素手裂紅裳
三十五 屠獅有會孰為殃
三十六 夭矯三松郁青蒼
三十七 天下英雄莫能當
三十八 君子可欺之以方
三十九 秘笈兵書此中藏
四十 不識張郎是張郎
后記
583685552

忽然周芷若打了個哈欠,睜開眼來,見他伸手在自己頭上摸索,羞得滿臉通紅,伸手推開他手臂,嗔道:“你……你干什么……”一句話沒說完,想是覺得耳上痛楚,伸手摸去,“啊”的一聲驚呼,跳起身來,問道:“怎么啦?哎喲!”突然雙膝酸軟,撲入張無忌懷里。
張無忌伸手扶住,安慰道:“周姑娘,你別怕。”周芷若看到殷離臉上可怖的模樣,忙伸手撫摸自己的臉,驚道:“我·…一我也是這樣了么?”
張無忌道:“不!你只受了些輕傷。”周芷若道:“是那些波斯惡徒干的么?
我……我怎地一點兒也不知道?”張無忌嘆了口氣,幽幽地道:“只怕……只怕是趙姑娘干的。昨晚的飲食之中,恐怕給她下了毒。”周芷若呆了半晌,摸著半邊耳朵,哭出聲來。
張無忌慰道:“幸好你所傷不重,耳朵受了些損傷,將頭發披下來蓋過了,旁人瞧不見。”周芷若道:“還說頭發呢?我頭發也沒有了。”張無忌道:“頂心上少了點兒頭皮,兩旁的頭發可以攏過來掩住……”周芷若嗔道:“我為什么要把兩旁頭發攏過來掩住?到這時候,你還在竭力回護你的趙姑娘!”張無忌碰了個莫名其妙的釘子,訕訕地道:“我才不回護她呢!她這般心狠手辣,將蛛兒傷成這般,我……我才不饒她呢。”眼見殷離臉上模樣,不禁又怔怔地掉下淚來。
身當此境,張無忌不由得彷徨失措,坐下一運功,察覺中毒著實不淺。本來“十香軟筋散”非趙敏的獨門解藥不能消解,但此時只能以內功與劇毒試相抗衡,于是運起內息,將散在四肢百骸的毒素慢慢搬入丹田,強行凝聚,然后再一點一滴地逼出體外。運功一個多時辰后,察覺見效,心中略慰,不過此法以九陽神功為根基,沒法傳授謝遜和周芷若照行,唯有待自己驅毒凈盡之后,再助謝周二人驅毒。
這功夫說來簡捷,做起來卻極繁復,他到第七日上,也只驅除了體內三成毒素。好在這毒藥短期內只令人使不出內勁,于身子暫時尚無大害。
周芷若起初幾日極為著惱,后來倒也漸漸慣了,陪著謝遜捕魚射鳥,燒水煮食。她晚間在島東一個山洞中獨居,和張無忌等離得遠遠的。
張無忌暗自慚愧,心想趙敏之禍,全由自己而起。這趙姑娘明明是蒙古的郡主,是明教的對頭死敵,武林中不知有多少高人曾栽在她手里,自己對她居然不加防范,當真愚不可及。謝遜和周芷若對他倒沒怨責,然他二人越是一句不提,他心中越加難過,有時見到周芷若的眼色,隱隱體會到她是在說:“你為趙敏的所迷,釀成這等大禍!”
……
583685552

金庸編著的《倚天屠龍記》是“射雕三部曲”的第三部。
楊逍與紀曉芙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張翠山和殷素素為愛情及氣節自盡,張無忌與趙敏及周芷若糾纏不清的情債;上一代的恩,下一代的怨,全是金庸筆下的《倚天屠龍記》!元末,江湖盛傳,“武林,寶刀改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由此引發了江湖人對屠龍刀的爭奪。在東海王盤山島上,江湖人士為爭屠龍刀而起紛爭,武當祖題張三豐五弟子張翠山和天鷹教的段素素被明教金毛獅王謝遜脅迫至冰火島。面臨生存存亡的三人化敵為友,張翠山和段素素生下兒子取名無忌。十年后三人返回陸地,不料武林人士為能得到屠龍刀齊聚武當山。為保義兄謝遜,兩人寧死不肯泄露屠龍刀下落,雙雙自刎。無忌更被“玄冥二老”所傷。
張無忌獲得絕世武學秘笈《九陽真經》,除卻身上的陰毒,并以的武功在明教光明頂化解了武林的血雨腥風,一躍成為明教教主。同時,張無忌對刁蠻可人的蒙古公主趙敏、青梅竹驪的周芷若、表妹殷離、明教侍女小昭的愛幕卻很是不知所措、難以取舍。屠龍刀和倚天劍終得同現,張無忌頓司“武林,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的真正含義。深司武林真諦的張無忌辭掉明教教主之位,和至愛趙敏一起遠走天涯,在漫天花海下共度余生。
583685552

......
583685552

金庸(1924-2018),本名查良鏞,曾任報社記者、翻譯、編輯,電影公司編劇、導演等。一九五九年在香港創辦明報機構,出版報紙、雜志及書籍。先后撰寫武俠小說十五部,開創了中國當代文學新領域,廣受讀者歡迎,至今已蔚為全世界華人的共同語言,并興起海內外金學研究風氣。
曾獲頒眾多榮銜,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榮譽大紫荊勛章、英國政府O.B.E勛銜及法國榮譽“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和“騎士勛位”榮譽勛章,劍橋大學、香港大學名譽博士,二〇一〇年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新加坡東亞研究所等校榮譽院士。其《金庸作品集》已出版中文簡體、繁體版,并有英、法、意大利、希臘、日、韓、泰、越、印尼等多種譯文。
58368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