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畫小品精粹評注》(三卷本)是西泠印社出版社重點策劃的
“丹青”系列圖書之一,“丹青”系列圖書旨在整理發掘經典的繪畫作品,定位于畫集、畫法、收藏等書籍的出版發行。宋代是中國繪畫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其中小品畫則可視作宋代繪畫發展異彩紛呈的一個縮影。傳世的宋代小品畫數量眾多,真偽優劣讓普通讀者一時難于判斷,因此西泠印社出版社特邀劉建軒先生對這些宋畫小品進行系統的整理品鑒集結成書。劉建軒先生是當代的學者型書畫家,他的宋代繪畫研究與繪畫創作緊密相連。作者從繪畫實踐出發融合歷代經典畫論,以獨特的視角去解讀這一系列宋畫小品,讓讀者可以有更多的維度去欣賞古代佳作。

基本信息
01
桃鳩圖
/
趙佶
02
臘梅雙禽圖
/
趙佶
03
枇杷山鳥圖
/
趙佶
04
膽瓶秋卉圖
/
佚名
05
垂楊飛絮圖
/
佚名
06
牡丹圖
/
佚名
07
出水芙蓉圖
/
佚名
08
浴禽圖
/
佚名
09
雞雛待飼圖
/
李迪
10
斗雀圖
/
佚名
11
哺雛圖
/
李安忠
12
菊叢飛蝶圖
/
朱紹宗
13
海棠蛺蝶圖
/
佚名
14
梨花鸚鵡圖
/
佚名
15
爭禽圖
/
佚名
16
吉祥多子圖
/
魯宗貴
17
花籃圖
/
李嵩
18
果熟來禽圖
/
林椿
19
枇杷山鳥圖
/
佚名
20
葡萄草蟲圖
/
林椿
21
橘綠圖
/
馬麟
22
白薔薇圖
/
馬遠
23
秋葵圖
/
李大忠
24
梅石溪鳧圖
/
馬遠
25
倚云仙杏圖
/
馬遠
26
草蟲圖
/
佚名
27
晴春蝶戲圖
/
佚名
28
三猿捕鷺圖
/
佚名
29
群猿拾果圖
/
佚名
30
蛛網攫猿圖
/
佚名
31
寒柯山鷓圖
/
佚名
32
籠雀圖
/
宋汝志
33
白頭叢竹圖
/
佚名
34
烏桕文禽圖
/
佚名
35
霜柯竹澗圖
/
佚名
36
水仙圖
/
佚名
37
碧桃圖
/
佚名
38
叢菊圖頁
/
佚名
39
青楓巨蝶圖
/
佚名
40
夏卉駢芳圖
/
佚名
41
豆莢蜻蜓圖
/
佚名
42
溪蘆野鴨圖
/
佚名
43
繡羽鳴春圖
/
佚名
44
松澗山禽圖
/
佚名
45
紅蓼水禽圖
/
佚名
46
疏荷沙鳥圖
/
佚名
47
鹡鸰荷葉圖
/
佚名
48
瓦雀棲枝圖
/
佚名
49
霜篠寒雛圖
/
佚名
50
桃枝棲雀圖
/
佚名
51
榴枝黃鳥圖
/
佚名
52
枯樹鴝鵒圖
/
佚名
53
桃花山鳥圖
/
佚名
54
寒塘鳧侶圖
/
佚名
55
雙鴛鴦圖
/
張茂
56
群魚戲藻圖
/
劉寀
57
春溪水族圖
/
佚名
58
疏柳寒鴉圖
/
梁楷
59
秋柳雙鴉圖
/
梁楷

......

宋代是中國美術史上群星閃耀的時代,在以文立國的政治環境中,書畫藝術空前繁榮,朝野內外崇文尚藝之風盛行。宋代的繪畫發展十分,人物、山水、花鳥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都有極大發展,繪畫的形式也是種類繁多,其中小品畫以存世量多、題材廣泛,成為欣賞和研究宋代繪畫的重要對象。本書從真偽優劣、作者生平、繪畫技法、文化特色等多方面對宋代小品畫加以解讀,側重畫法與畫理研究的結合。
宋畫色彩典雅幽暗,層次極為豐富,需印刷精良方見其真。本書將臨摹學習與畫作品鑒合為一體,不同于普通畫冊明艷失真的色彩,專家反復的校色使得印刷顏色在*程度上反映了古畫的原貌。書脊設計上采用的
“裸背包布”裝幀方式,讓書的每一頁都可以完全平攤展開,為讀者的觀看與臨摹提供了便利。高清圖版纖毫畢現如近觀原作,為讀者獻上一場精妙絕倫的視覺盛宴。















劉建軒,字仁公,號思齋。中國畫
家、學者。
2013
年畢業中國美術學院藝術鑒賞專業。本科
學習期間曾獲林風眠獎學金、畢業創作金獎。現為中國美術學院藝術鑒藏系在讀研究生,師從何士揚教授,主攻宋元書畫研究。曾任西泠印社出版社《宋徽宗書畫精品集》、《南宋四大家繪畫精品集》特邀編輯,并參與多冊中國美術學院藝術鑒藏系研究叢書編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