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印象派與后印象派是中國藝術專業人士和愛好者*為喜愛和了解的西方藝術流派,因為它代表了西方繪畫藝術從古典到現代的徹底轉變,所以它在藝術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們談論藝術時無法回避的永恒的主題。
2.關于大家如此熟悉和喜愛的流派,我們卻說還有很多隱秘的杰作是讀者不知道的,甚至還有一些藝術家是讀者不熟悉的?這本身就是一件讓人很有興趣一探究竟的事情。
3.書中收錄了馬奈、莫奈、畢沙羅、德加、塞尚、雷諾阿、梵高、高更等諸多藝術大師鮮為人知的素描藝術杰作,等待讀者一探究竟,去深入領略為何這些大師的素描藝術與油畫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堪稱使西方藝術進一步現代化的關鍵因素。
4.究竟何為素描藝術?難道只是中國讀者普遍理解的黑白鉛筆畫?可以說這是被英譯中所讓人誤解的一個重要的藝術門類。其實這些素描藝術中包含了水彩、水粉、蠟筆、粉彩、鋼筆墨水等多種多樣的藝術媒介。這些靈動、精彩的素描作品并不是油畫的附屬品(在印象派之前,素描更多地是為油畫做準備的前期草圖),而是待我們發掘的隱秘的杰作!

基本信息
簡介 素描藝術的凱旋
尤金﹒布丹(Eugène Boudin,1824—1898年)
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1903年)
愛德華﹒馬奈( douard Manet,1832—1883年)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年)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年)
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1839—1899年)
奧迪隆﹒雷東(Odilon Redon,1840—1916年)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年)
貝爾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1841—1895年)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年)
費德里科﹒占都蒙那奇(Federico Zandomeneghi,1841—1917年)
瑪麗﹒卡薩特(Mary Cassatt,1844—1926年)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年)
古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1848—1894年)
讓-弗朗索瓦﹒拉法埃利(Jean-Fran ois Raffa lli,1850—1924年)
讓-路易﹒福蘭(Jean-Louis Forain,1852—1931年)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年)
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年)
保羅﹒西涅克(Paul Signac,1863—1935年)
亨利﹒德﹒圖盧茲-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年)
參考文獻
圖片出處說明
特別鳴謝
關于作者
文獻索引

......

作為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印象派與后印象派具有恒久的魅力。的藝術大師如畢沙羅、馬奈、德加、塞尚、莫奈、莫里索、雷諾阿、高更、梵高、修拉等創作了諸多世人熟知的油畫作品。但很多讀者并不知曉,他們還遺留下了許多精彩絕倫的素描藝術作品。德加的粉彩畫、塞尚的水彩畫、梵高的鋼筆墨水素描、羅特列克的混合媒介作品……這些靈動、精彩的素描作品不再是油畫的附屬品,而是待我們發掘的隱秘的杰作!
《隱秘的杰作:走進印象派與后印象派》集中呈現了印象派與后印象派的20位代表藝術家的224幅素描作品,并以流暢典雅的文字詮釋了素描藝術是如何從內容、形式、媒介到技法都為推動藝術走上現代之路做出了貢獻。這些藝術家既包含上述諸位大師,也有讀者并不熟悉但同樣具有鮮明特色和重要價值的布丹、卡耶博特、拉法埃利、福蘭等等。讓我們進一步發現印象派與后印象派那些鮮為人知的藝術杰作!


























1968年至1988年,克里斯托弗﹒勞埃德在牛津阿什莫爾博物館的西方藝術部門工作,將策展與教學結合起來。在此期間,他被哈佛大學任命為佛羅倫薩的哈佛大學文藝復興研究中心(Villa I Tatti in Florence)的研究員,并擔任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早期意大利繪畫的客座研究策展人。
他的出版物包括畫家專著、博物館收藏目錄和皇家收藏調查,以及《埃德加﹒德加:素描和粉彩》(Edgar Degas: Drawings and Pastels)和《保羅﹒塞尚:素描和水彩》(Paul Cézanne: Drawings and Watercol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