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一個國家或民族而言,傳統節日文化是其文化傳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具有文化根從意義的民間文化傳統特色,會對現代文化產生深刻的影響,成為構筑國家意識形態、價值觀以及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基礎。早在2005年6月,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文明辦、就專門下發《關于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傳統的意見》,要求各地以傳統節日為契機,充分展現和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的傳統。
如何才能將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如何讓以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表達傳統內涵?
如何讓世界的兒童能夠體會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這是責編在選題之初思考得*多的幾個問題。因為我們相信,只有原創繪本,才能傳遞我們自己的情感;這是我們的民俗習慣,我們的生活方式。時代在變,也許我們離家已遠,也許與親人天各一方。但是我們都有一個完整的家,這是這些中國節日,呼喚我們親人團聚。天人合一的理念,與自然共生共融,正是我們文化蘊藉所在。
以圖文并茂的繪本形式呈現傳統文化內涵
這套作品能夠通過繪本創作形式,巧妙地把中國節日習俗以及背后的文化內涵,通過兒童“看”世界的方式體現出來。舉例來說:《春節:小門神斗年獸》是一本描述熱熱鬧鬧中國年的原創繪本。通篇著字不多,但想象奇趣,過年的場景切入十分自然。如包餃子、貼年畫、貼春聯、逛市集、看煙花、放鞭炮等等,完完整整的、真真切切的喜慶熱鬧的中國年就己經到了讀者眼前。關于節日的內涵,尤其是中國節日的內涵,對每一個國人都影響至深。我們說,要讓孩子們了解我們的傳統,我們傳統在哪,就在日常生活里,在每一個節日的習俗里。可是在繪木作品里,它們全活脫脫地出現了!
以生動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展示了當下中國人民的生活
該套書將現代兒童生活為主線自然滲透,更有代入感與貼切感。故事既保留了傳說中神秘悠遠的意味,又格外注重童趣和想象力。書系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這幾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上的中國傳統節日為切入點,緊密關注當下中國兒童現實生活和精神成長,并通過藝術唯美的繪本創作把中華民族深厚的民族心理、道德倫理、精神氣質、價值取向和審美情趣呈現出來,是不可多得的原創繪本。

基本信息
......

......

《團團圓圓中國節日繪本》是一套極具兒童視野且融傳統節日習俗與當代童話故事于一體的原創繪本。本書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十三五” 規劃中 “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倡導,將節俗文化與中華傳統美德相結合,精心創作出一套既傳承又發展的溫馨美好童話繪本。該書選擇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7大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7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上的中國傳統節日為切入點,更具代表性,將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帶向世界。該系列繪本以愛國、友善、助人、孝順等中華傳統美德為靈魂,講述七個既繼承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又富有思想性、趣味性和時代感的童話故事。
貫穿故事的主角是一對雙胞胎,他們叫團團和圓圓。故事將團團和圓圓的日常生活為主線,自然滲透節日的傳說,讓讀者更有代入感與貼切感。故事既保留了傳說中神秘悠遠的意味,又格外注重童趣和想象力。本套內含燈籠、手工舞龍、手工鞭炮、對聯、紅包等超多年俗贈品,讓孩子在互動游戲感受中國傳統習俗,弘揚節日文化,感受濃濃親情。














作者:葛欣
遼寧大連人,兒童文學作家,著有 《陽光女生杜小默》系列、《嘻哈兔玩作文》系列等20余部兒童文學作品。著有家教書《我要當個好爸爸》。在中國教育學會與新父母研究院聯合舉辦的2016中國新父母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中獨得中國“年度父親”稱號。
繪者:徐莉 海豚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