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首頁 / 商品詳情

當當網 木心全集講稿系列 木心 文學回憶錄 上下冊套裝2冊裝 木心留給世界的禮物陳丹青五年聽課筆錄 正版書籍

原價:¥138優惠券:¥15券后價:¥123

★ 木心的“文學遠征”,陳丹青五年聽課筆錄——

1989 年至 1994 年,木心在紐約為一小群中國藝術家開講“世界文學史”,赫然五年“文學的遠征”,后來他卻只字不提出版。如今座談流行錄音、攝像,那時既無設備,木心也不讓做。

只要木心在講話,當年聽課的陳丹青就記錄,聽課五年,累積筆記共五本。藝術家通過朋友的手,將禮物贈給世界。木心大量精彩的文學識見,連同率爾離題的妙語趣談,都在筆錄中悉數呈現。讀過后,你必在世界文學門內,不在門外。

★ 梁文道專文推薦,木心是一位“金句”紛披的大家——

“木心《文學回憶錄》,斬釘截鐵,不解釋、不道歉、不猶疑。他平視世界文學史上的巨擘大師,平視一切現在的與未來的讀者,于是自在自由,娓娓道出他的文學的回憶。”

“在我看來,現代中國文學史,木心是一位‘金句’紛披的大家。與《紅樓夢》中的詩不同,木心的斷語,取出水面,便即‘兀自燃燒’起來。但他的‘火焰’,清涼溫潤,卻又凌厲峻拔,特別值得留意的是,他的一句句識見,有如冰山,陽光下的一角已經閃亮刺眼,未經道出的深意,深不可測。”

★ 木心留給世界的“禮物”×首次布面精裝——

*后一課,木心說,“文學會幫助你愛,幫助你恨……課完了,我們將要分別,愿大家都有好的轉變”。文學歸根究底是人學,有此制高點,而能一覽眾山小——讀木心,而后學會閱讀自己,“在自己身上,克服這個時代”。

自陳丹青筆記本公開出版之后,引起讀者極大關注,今由設計師陸智昌擔綱,首次布面精裝。

基本信息

【小引】

 世界文學史講座(1989—1994)聽課筆記小引/陳丹青

【代序】

 文學,局外人的回憶 / 梁文道

【上冊】

 1989年 開課引言

 講 希臘羅馬神話(一)

 第二講 希臘羅馬神話(二)

 第三講 希臘史詩

 第四講 希臘悲劇及其他

 第五講 新的故事和涵義

 第六講 新再談

 第七講 福音

 第八講 新續談

 第九講 東方的

 第十講 印度的史詩、中國的詩經

 第十一講 詩經續談

 第十二講 楚辭與屈原

 第十三講 中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第十四講 先秦諸子:老子

 第十五講 先秦諸子:孔子、墨子

 第十六講 先秦諸子:孟子、莊子、荀子及其他

 第十七講 魏晉文學

 第十八講 談音樂(未記)

 第十九講 陶淵明及其他

 第二十講 中世紀歐洲文學

 第二十一講 唐詩(一)

 第二十二講 唐詩(二)

 第二十三講 唐詩(三)

 第二十四講 宋詞(一)

 第二十五講 宋詞(二)

 第二十六講 中世紀波斯文學

 第二十七講 阿拉伯文學

 第二十八講 中國古代戲曲(一)

 第二十九講 中國古代小說(一)

 第三十講 中世紀日本文學

 第三十一講 文藝復興與莎士比亞

 第三十二講 十七世紀英國文學、法國文學

 第三十三講 中國古代戲曲(二)

 第三十四講 中國古代小說(二)

 第三十五講 十八世紀英國文學

 第三十六講 十八世紀法國文學、德國文學

 第三十七講 歌德、席勒及十八世紀歐洲文學

 第三十八講 十八世紀中國文學與曹雪芹

......

文學是可愛的。生活是好玩的。藝術是要有所犧牲的。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紐約時期,亦自他恢復寫作、持續出書以來,紐約地面的大陸和臺灣同行在異國謀飯之中,居然促成木心開講“世界文學史”,忽忽長達五年的一場“文學的遠征”——從1989年1月15日開課,到1994年1月9日*后一課,每位聽課人輪流提供自家客廳,在座者有畫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聽課學生陳丹青說,“我們當年這樣地胡鬧一場,回想起來,近于荒謬的境界:沒有注冊,沒有教室,沒有課本,沒有考試與證書,更沒有贊助與課題費,不過是在紐約市皇后區、曼哈頓區、布魯克林區的不同寓所中,團團坐攏來,聽木心神聊。”

菜單開出來,大家選。從古希臘神話、新,到詩經、楚辭,從中世紀歐洲文學,到二十世紀文學世界,東方西方通講,知識靈感并作。其中聽的聽,講的講,“金句”紛披,兀自燃燒。“講完后,一部文學史,重要的是我的觀點。”木心說。古代,中世紀,近代,每個時代都能找到精神血統,藝術親人。

他愛先秦典籍,只為諸子的文學才華;他以為今日所有偽君子身上,仍然活著孔丘;他想對他愛敬的尼采說:從哲學跑出來吧;他激賞拜倫、雪萊、海涅,卻說他們其實不太會作詩;他說托爾斯泰可惜“頭腦不行”,但講到托翁墳頭不設,不設墓碑,忽而語音低弱了,顫聲說:“偉大!”而談及薩特的葬禮,木心臉色一正,引尼采的話:唯有戲子才能喚起群眾巨大的興奮。

......

木心(1927—2011),本名孫璞,原籍浙江,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畢業,1982年定居紐約,晚年歸根故里烏鎮,被海內外華人視為深解東西方藝術傳統的精英和傳奇人物。

生前定稿出版有文集13種著作,即散文小說系列6種《哥倫比亞的倒影》《瓊美卡隨想錄》《溫莎墓園日記》《即興判斷》《素履之往》《愛默生家的惡客》,詩歌系列6種《西班牙三棵樹》《我紛紛的情欲》《詩經演》《巴瓏》《偽所羅門書》《云雀叫了一整天》(引發刷屏的小詩《從前慢》即來自《云雀》),包括答問錄1種《魚麗之宴》。逝世后,另有“世界文學史講座”整理成書《文學回憶錄》(即聽課學生陳丹青筆記),及作為《文學回憶錄》補遺的《木心談木心》。陳丹青說,《文學回憶錄》布滿木心始終不渝的名姓,而他如數家珍的文學圣家族,完全不知道怎樣持久地影響了這個人。

不止文學。英國BBC制作大型文獻紀錄片《世界文明》(20世紀以來的公眾藝術教育電視片經典),中國部分,擬拍攝宋元以降的山水畫。這部影片將探討逾千年的中國山水畫之路,攝制組為此來到烏鎮的木心美術館,擬將畫家木心作為BBC千年歷程紀錄片的“一個開場的故事”,以詮釋藝術的力量。

陳丹青,木心美術館館長,1953年生,原籍上海,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完整記錄1989—1994年紐約“世界文學史講座”的聽課學生,以木心為“師尊”。木心說,“好的學生,是激起老師靈感的學生。丹青是激起我靈感的朋友”。繪畫之外,主講有“看理想”系列視頻《局部》,著有《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續編》《荒廢集》《草草集》《紐約瑣記》《外國音樂在外國》《無知的游歷》《談話的泥沼》《笑談大先生》等書。

<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黄色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