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 者:鄭問 編繪
譯 者:
字 數:
20
千
書 號:
9787535690357
頁 數:
192
出 版:湖南美術出版社
印 張:1
2
尺 寸:
180
毫米×
260
毫米
開 本:1/
16
版 次:2020年3月第壹版
裝 幀:精裝
印 次:2020年3月第壹次印刷
定 價:128.00元


內容簡介
《刺客列傳》是對司馬遷《史記》同名篇章一次忠實的、石破天驚的漫畫改編,是鄭問漫畫創作生涯中的第壹個高峰。
鄭問以潑灑自如、淋漓**的中國傳統水墨風格入畫,描繪了春秋戰國時期一群值得被所有中國人銘記的刺客:曹沫、豫讓、專諸、聶政、荊軻。
編輯推薦
◎
500
幅彩繪,1500
小時心血之作,手繪跨越 2000
年的山河歲月
鄭問,生于1958年,漫畫家。1990年在日本發表作品即造成轟動。《朝日新聞》稱贊他是漫畫界二十年內無人能出其右的“天才、鬼才、異才”,日本漫畫界譽其為“亞洲到寶”。《刺客列傳》有如一顆爆發的超新星,成為鄭問提筆為刀的立名之作。
漫畫《刺客列傳》的故事脫胎于司馬遷的《史記》,鄭問集合了春秋戰國時期,曹沫、豫讓、專諸、聶政和荊軻五位刺客,將他們的英雄史詩改編成漫畫。
盡管對這些故事爛熟于心,但兩千多年的歲月多少模糊了現今讀者的想象力。鄭問則以漫畫的形式,重新演繹原著中的一切。
一千五百小時,大大小小五百余幅彩繪,鄭問傾注了他蕞為澎湃的心血。他直言:“若說以前的作品是我用‘耐力’完成的,那么《刺客列傳》則是我用‘心’來畫的作品。”
就這樣,原本只能想象的“易水送別”“荊軻刺秦”名場面,在《刺客列傳》中被盡情揮灑、水墨淋漓地畫出。司馬遷以文字定型了“刺客”二字的精氣神,兩千年后則要倚靠鄭問,以筆作骨,以墨作血,賦予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和事件以面相。
《刺客列傳》的首*簡體中文版發行te別收錄了《*后的決斗》《劍仙傳奇》《劊子手》三篇鄭問早期短篇作品,均取材于民間故事。這三篇漫畫標志著鄭問及臺灣漫畫的第2個黃金時代的開始。
◎
以彩色國畫入漫畫,突破性嘗試,
開創中國漫畫新可能
在《刺客列傳》中,鄭問突破性地以傳統的中國水墨+彩墨技巧入畫,“以中國技法來表現中國人的故事”,賦予了這些古老的故事和人物以鮮活的面容和表情。
在那個沒有電腦輔助的年代,全書大小五百余幅水墨彩繪,全由鄭問運用傳統國畫工具毛筆,于宣紙上一幅幅勾勒、上色,一筆出錯即前功盡棄:手中的畫筆就猶如刺客手中的劍,不允許蕞微小的差池和錯誤。
這種前無gu人的創作方法,讓我們的傳統國畫,在漫畫這一藝術形式上呈現出qian所未有的可塑性。他堅定地相信:“不久的將來,水墨將成為中國連環漫畫的主流之一。”
◎
鄭問的筆與刺客的劍,刻畫出人世間*熱血的澎湃
《刺客列傳》是一個獨特的歷史文本,《史記》列傳第2十六卷,寥寥五千字,司馬遷不僅寫活了五位春秋戰國時代的刺客,并在屬于正史的嚴肅敘事里,“立一家之言”,為這些本應藉藉無名的暗殺者和反叛者開辟了一個獨立篇章,試圖厘清從曹沫到荊軻的歷史傳承脈絡。
五名刺客,五個平凡人,五種匹夫之勇,五名“士為知己者死”的獨行者;五種以一己之力,試圖撬動不可撼動的歷史的孤勇。
鄭問以自身的胸懷,將司馬遷在《史記》中現今看來晦澀的文言敘述,以不協調的張力,給予這些故事新時代共鳴。
《刺客列傳》的每篇傳奇結束后附《史記》中的原文,參照古今別有一番情趣的同時,更令我們贊嘆鄭問究@是如何把寥寥千字演繹得如此生動。
◎
典藏級裝幀,賦予經典*wan美的呈現
多年以后,我們再次榮幸地將鄭問介紹給大陸讀者。外封收束內斂,內封狂放外露,只為喚醒你心中的“刺客”。
經過多次選紙與印刷的打樣實驗,使*終的實體書能夠再現水墨的浸潤感,無論是細膩的筆觸,亦或大面積的暈染,力求精準還原。
此外,《刺客列傳》的首*簡體中文版發行將隨書附贈典藏版海報,尺寸為8開。海報圖樣選自 80 年代首*出版時的圖書封面,在內文中并無出處,以此紀念宗師曾經的光榮歲月。


鄭問,
本名鄭進文,漫畫家,1958 年生于臺灣桃源鄉,2017 年去世,著有《刺客列傳》《阿鼻劍》《東周英雄傳》等漫畫作品,是第壹位在日本講談社連載的中國漫畫家。
1991 年,他獲得了日本漫畫家協會的“you秀賞”,從而成為20 年來首位非日本籍的獲獎漫畫家。《朝日新聞》贊嘆他是漫畫界20 年內無人能出其右的“天才、鬼才、異才”,日本漫畫界更譽之為“亞洲到寶”。鄭問,以其石破天驚、獨樹一幟的畫功,超前的意識和作品風格,對整整一代的漫畫家都有著激勵和啟發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