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青銅器鑒定常用的方法是“眼學”,依據專家的實踐經驗、專業知識和主觀上的判斷,因而常常出現對同一件藝術品不同專家意見不一的現象。
《青銅器鑒定基礎》是在數十年教學實踐和各位專家相互探討和激辯中確立的研究成果進行的階段性系統梳理與總結,旨在為青銅器鑒定的教學和實踐提供一本建立在實踐基礎之上、經過實踐檢驗的教材的基礎上,為推進文物鑒定學科的科學化、系統化、理論化做出嘗試和貢獻,同時也為滿足社會需求和應對國家新的經濟布局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撐。

基本信息
前言
**章 緒論
**節 青銅的基本知識.
一、青銅的定義.
二、合金中各種金屬成分對青銅器的影響
第二節 青銅時代及青銅器使用意義
第三節 青銅器發展簡史
一、 青銅器的起源
二、青銅器的發展
第四節 青銅器鑒定研究簡史
一、春秋時期是我國文獻可考的青銅器辨偽鑒定的**次嘗試
二、漢代對青銅器銘文的研究奠定了青銅器鑒定研究的長期基調
三、宋元明清時期掀起了青銅器鑒定研究的高潮
四、民國時期的青銅器鑒定走向了科學化的發展道路
五、當今的青銅器鑒定——青銅器鑒定的學科化
第五節 青銅器鑒定的方法論
一、形名學
二、器物標型學
三、材質分析學
四、工藝學
五、次生變化學
第二章 青銅器形名鑒識與斷代
**節 動物類紋飾
一、獸面紋
二、龍紋
三、鳥紋
四、神獸紋
五、其他寫實動物紋
第二節 幾何形類紋飾
第三節 人物故事類紋飾
第三章 青銅器紋飾鑒識與斷代
**節 青銅禮器的鑒識與斷代
一、青銅飲器
二、青銅食器
三、青銅潔器
第二節 青銅樂器的鑒識與斷代
第三節 青銅兵器的鑒識與斷代
第四節 生活用器的鑒識與斷代
一、車馬器
二、日用銅雜器
三、憑信工具
四、宗教用器
五、明器
六、貨幣
第五節 異形青銅器的鑒識與斷代
第四章 青銅器銘文鑒識與斷代
**節 銘文的分布規律
第二節 歷代金文的書體結構與鑒定
第三節 銘文的鑄制工藝與鑒定
第四節 銘文的內容及價值評判
一、商代青銅器銘文的內容及價值
二、西周青銅器銘文的內容及價值
三、春秋戰國青銅器銘文的內容及價值
第五章 青銅器鑄制工藝鑒識
**節 塊范法鑄造工藝
第二節 歷代陶范法工藝特征
一、夏代至商代早期青銅器范鑄規律
二、商代中期青銅器范鑄規律
三、商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銅器范鑄規律
四、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期青銅器范鑄規律
五、春秋中期至戰國青銅器范鑄規律
六、青銅器的紋飾制作
第三節 古代熔模法工藝
第四節 翻砂法鑄造工藝
第五節 現代失蠟法工藝
第六節 青銅器鑄后加工工藝
一、嵌錯工藝
二、包貼工藝
第六章 器物標型學與青銅器辨偽
**節 器物標型學辨偽原理
一、齊步走的原理
二、堅持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三、注重新材料,及時更新標型學指標特征
第二節 器物標型學在青銅辨偽鑒定的應用舉例
三、外鍍工藝
四、髹漆工藝
五、彩繪工藝
六、槌制鏨刻工藝
七、螺鈿工藝
第七章 青銅器的材質分析學與青銅器辨偽
**節 材質分析學對合金本身性能研究的鑒定學意義
第二節 材質分析學對青銅器原材料雜質測定的鑒定學意義
第八章 工藝學與青銅器辨偽
**節 青銅器鑄制工藝與真品指標特征
一、青銅時代的范鑄工藝特征與辨偽鑒定指標
二、范鑄邏輯辨偽指標特征
三、古代特種工藝的其他工藝學辨偽鑒定指標特征
第二節 現代鑄制工藝常見仿品信息
第九章 次生變化學與青銅器辨偽
**節 次生變化學辨偽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 青銅器的次生變化與辨偽原理
第三節 真品青銅器次生變化主要種類及特征
一、附著物
二、銹蝕物
三、真品常見自然老化痕跡特征
四、使用痕跡
第四節 真品青銅器次生變化的辨偽邏輯
第五節 常見造假青銅器次生變化特征
一、界面銹做舊
二、界外銹做舊
第十章 青銅器造假揭秘
一、整體造假
二、局部造假
三、拼湊組裝
四、減料改器
五、局部做真
小結
第十一章 青銅器鑒定操作規程
**節 青銅類文物鑒定工作的注意事項
一、鑒定工作者的自我保護
二、鑒定工作者對文物的保護
第二節 青銅器鑒定的步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8
第三節 青銅類器物的定名與斷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1
一、定名的實質與功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1
二、青銅器定名的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1
第四節 青銅類器物描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4
一、青銅容器類器物各部位的名稱及規范語詞. . . . . . . 415
二、青銅兵器工具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6
三、青銅錢幣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8
四、青銅樂器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8
第五節 青銅類器物描述的舉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9
第六節 青銅類文物的定級與評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6
第十二章 青銅器鑒定報告寫作
**節 文物鑒定報告的含義
第二節 文物鑒定報告寫作的意義
第三節 青銅類文物鑒定報告寫作的格式與主要內容
第四節 青銅文物鑒定報告寫作范例
一 銅鏡常見銘文
二 典型器物描述示意圖
三 文化部文物藏品定級標準(2001年)
附 錄
附 件
參考文獻
后 記

......

《青銅器鑒定基礎》是作者近十年在青銅器鑒定教學方面的成果。全書一方面圍繞青銅器形名考釋、標型斷代、以及歷代鑄制工藝特征、自然老化形貌特征等核心內容,結合新的自然科學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研究成果,以古器物學研究方法為指導,對青銅器做了一次較系統的總結性研究。另一方面又不局限于傳統古器物學的研究方法,結合國內主要的青銅器作偽、做舊方式及文物鑒定行業“眼學”經驗,從工藝學、材質學、次生變化學等方面對青銅器辨偽鑒定方法做了較為系統的闡述,并提出一套鑒定操作規程和青銅器鑒定報告寫作范式。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較強的應用性,是一部理論性與應用性相結合的綜合性著作,可以作為文物鑒定相關專業的教學參考書,以及文博鑒定相關行業的專業參考書。

......

劉雄,首都師范大學考古學專業博士。現任北京北大資源研修學院文物學院院長。主要研究方向為青銅器鑒定、古陶鑒定、玉器鑒定,致力于文物鑒定專業學科建設及文物科學鑒定體系的研發與教學。自2005年以來先后講授“中國青銅器”“中國古代玉器”“考古學概論”“文物鑒定學方法論”等課程。受邀于北京電視臺、河南電視臺、甘肅衛視多個收藏類欄目任鑒定專家,積極推進公眾文物鑒賞知識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