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運用簡潔的語言文字和繪畫的表現形式,在寓教于樂中講述我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的故事。

基本信息
目 錄
第二十一冊:
第八十一回 諸葛亮設計借荊州 1-13
第八十二回 吳國太相婿甘露寺 14-26
第八十三回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27-39
第八十四回 拆錦囊智激孫尚香 40-52
第二十二冊:
第八十五回 諸葛亮二氣周公瑾 1-13
第八十六回 諸葛亮三氣周公瑾 14-26
第八十七回 親赴東吳臥龍吊孝 27-39
第八十八回 曹孟德割須又棄袍 40-52
第二十三冊:
第八十九回 許仲康裸衣戰馬超 1-13
第九十回 曹孟德抹書間韓遂 14-26
第九十一回 叔侄反目孟起兵敗 27-39
第九十二回 張永年許都譏曹操 40-52
第二十四冊:
第九十三回 謀西川張松獻寶圖 1-13
第九十四回 孫仲謀用計賺尚香 14-26
第九十五回 趙子龍截江奪阿斗 27-39
第九十六回 龐士元一意取西蜀 40-52
第二十五冊:
第九十七回 取雒城黃魏兩爭功 1-13
第九十八回 諸葛亮痛哭龐士元 14-26
第九十九回 張翼德義釋老嚴顏 27-39
*百回 定妙計孔明誆張任 40-52
第二十六冊:
*百零一回 楊阜借兵破馬超 1-13
*百零二回 馬超大戰葭萌關 14-26
*百零三回 玄德計賺馬孟起 27-39
*百零四回 劉備自領益州牧 40-52
第二十七冊:
*百零五回 關云長單刀赴會 1-13
*百零六回 甘興霸百騎劫營 14-26
*百零七回 張飛智取瓦口隘 27-39
*百零八回 黃忠計奪天蕩山 40-52
第二十八冊:
*百零九回 定軍山以逸待勞 1-13
*百一十回 單*匹馬一身膽 14-26
*百一十一回 取漢中玄德稱王 27-39
*百一十二回 關云長急攻樊城 40-52
第二十九冊:
*百一十三回 龐德抬櫬決死戰 1-13
*百一十四回 關云長水淹七軍 14-26
*百一十五回 戰曹仁關羽中箭 27-39
*百一十六回 神華佗刮骨療傷 40-52
第三十冊:
*百一十七回 呂子明白衣渡江 1-13
*百一十八回 失荊州進退兩難 14-26
*百一十九回 關云長敗走麥城 27-39
*百二十回 孫權唾手收荊襄 40-52
第三十一冊:
*百二十一回 曹操壽終傳遺命 1-13
*百二十二回 曹丕劉備皆稱帝 14-26
*百二十三回 急報仇張飛遇害 27-39
*百二十四回 雪弟恨先主興兵 40-52
第三十二冊:
*百二十五回 書生陸遜拜大將 1-13
*百二十六回 陸伯言以逸待勞 14-26
*百二十七回 七百里火燒連營 27-39
*百二十八回 孔明巧布八陣圖 40-52
第三十三冊:
*百二十九回 白帝城遺詔托孤 1-13
*百三十回 后主問計退五路 14-26
*百三十一回 鄧伯苗出使東吳 27-39
*百三十二回 秦宓巧思逞天辯 40-52
第三十四冊:
*百三十三回 破曹丕東吳用火 1-13
*百三十四回 征南寇丞相興師 14-26
*百三十五回 解兵權司馬歸田 27-39
*百三十六回 戰五將子龍神勇 40-52
第三十五冊:
*百三十七回 戰天水初識姜維 1-13
*百三十八回 姜伯約歸降孔明 14-26
*百三十九回 拒蜀兵再用司馬 27-39
*百四十回 司馬懿智取孟達 40-52
第三十六冊:
*百四十一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 1-13
*百四十二回 空城計智退仲達 14-26
*百四十三回 孔明揮淚斬馬謖 27-39
*百四十四回 武星墜子龍辭世 40-52
第三十七冊:
*百四十五回 出祁山取勝退兵 1-13
*百四十六回 還建業孫權稱帝 14-26
*百四十七回 出隴上丞相神算 27-39
*百四十八回 諸葛亮大破魏兵 40-52
第三十八冊:
*百四十九回 司馬懿入寇西蜀 1-13
*百五十回 謀出兵曹真賭約 14-26
*百五十一回 八卦陣折辱仲達 27-39
*百五十二回 復中原六出祁山 40-52
第三十九冊:
*百五十三回 假秦朗引兵詐降 1-13
*百五十四回 上方谷木牛流馬 14-26
*百五十五回 五丈原諸葛遺志 27-39
*百五十六回 隕大星丞相歸天 40-52
第四十冊:
*百五十七回 見木像都督喪膽 1-13
*百五十八回 耍詭計詐病奪權 14-26
*百五十九回 司馬昭逼宮曹髦 27-39
*百六十回 降孫皓三國一統 40-52

卻說關羽大戰黃漢升,被射中一箭,大吃一驚。帶箭回寨,方知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只射盔纓,正是報昨日不殺之恩。黃忠回到城上,韓玄喝令左右拿下黃忠,黃忠大叫:“漢升何罪?”
韓玄大怒:“我看了三日,還敢欺我?你前日不力戰,必有私心,昨日馬失,他不殺你,你箭無虛發卻只射他盔纓,如何不是外通內連?若不斬你,必為后患。”刀斧手推黃忠至城門外,剛欲舉刀,忽然一將揮刀殺入,砍死刀斧手,救起黃忠,大叫道:“黃漢升乃長沙之保障,韓玄殘暴不仁,當共伐之,愿者隨我來。”
但見此人,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乃魏延也。當日襄陽追趕劉玄德不著,來投韓玄,韓玄不肯重用,故屈就于此。魏延直殺上城頭,一刀砍韓玄為兩段,出城投拜關羽。
關羽大喜,遂入城。安撫已畢,請黃忠相見,黃忠托病不出。關羽接來玄德、孔明,具言黃忠之事。玄德待黃忠甚厚,親往黃忠家相請,黃忠方才肯降。
關羽引魏延來見,孔明喝令刀斧手推出斬之。玄德驚問孔明道:“魏延乃有功無罪之人,軍師何故欲殺他?關羽引魏延來見,孔明喝令刀斧手推出斬之。玄德驚問孔明道:“魏延乃有功無之人,軍師何故欲殺他?﹄孔明答道:﹃吾觀魏延腦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玄德道:“若斬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軍師三思。”孔明指魏延道:“吾今饒你性命,你可盡忠報主,勿生異心,若生異心,必取你首級。”魏延諾諾連聲而退。
四郡已平,玄德班師回荊州,自此錢糧廣盛,賢士歸附。突聞孫權在合肥被張遼所敗,大將太史慈殞命,正與孔明商議,忽報公子劉琦病亡,玄德痛哭不已。
玄德道:“劉琦已死,東吳必來討還荊州,如何對答?”孔明道:“若有人來,亮自有對答。”過了半月,有人報魯肅特來吊喪,孔明與玄德出城迎接。魯肅道:“前者皇叔言,公子不在,即還荊州。今公子已過世,不知幾時可以交割?”玄德道:“公且飲酒,凡事皆有一個商議。”魯肅強飲數杯,又開言相問。

《幼三國》在《三國演義》原著基礎之上進行改編,以符合兒童閱讀和審美習慣進行了二次創作,歷時四年完成。《幼三國》分為上、下兩部,文字24余萬,插畫計3200幅。《幼三國》尊重《三國演義》原著,秉承東方審美,水墨丹青手繪。讓孩子從小愛上三國,懂得劉備的仁、關羽的義、張飛的勇、諸葛亮的智。
《幼三國》運用簡潔的語言文字和繪畫的表現形式,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云,以描寫戰爭故事為主。講述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并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咤風云的三國英雄人物。《幼三國·下部》第八十一回至*百六十回,涵蓋“意圖西蜀、威震華夏、鞠躬盡瘁、三國歸晉”等內容。讓小讀者在歷史故事的趣味中,慢慢體會我國古典名著、歷史文化和古漢語的韻味。

......

袁成剛,筆名有且,北京市海淀區作協副秘書長,兼職寫作,酷愛三國文化。跟隨孩子成長年齡為兒童寫作。目前創作作品超過百萬字。
一介布衣,心無二用,獨尊三國。年過四旬,遍嘗人生五味雜陳,六塵不染勵初衷之志,于小犬七齡尚幼之時,借羅本八斗之才,踐夫人九鼎之諾。以駑馬十舍之姿,觀歷史百家之言,再現魏蜀吳千軍浩蕩,重繪劉關張萬代忠義。只愿大中華盛世千秋,參神州百家爭鳴,聚十夫橈椎之功,行九牛竭澤之力,觀累牘八車之書,惜陳王七步成詩之智,敬孔明六出祁山之忠,拜五虎上將當年勇,四海承風,三生有幸,尺二秀才,一世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