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75999
版次:1
品牌:商務印書館(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9-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816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
? 2019年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圖書館珍藏版本
2019年8月底,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于殿利一行出訪英國,特別將由商務印書館2019年新出版的《徐志摩全集》(全十卷),贈送給劍橋大學圖書館和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圖書館。中國近代詩人徐志摩曾于1921年1922年在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就讀,他說過“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也由于他的詩歌《再別康橋》,幾代中國人對于劍橋大學懷有不同尋常的情愫,由此也可以見證詩歌的力量。劍橋大學國王學院連續多年支持舉辦的以徐志摩名字命名的詩歌藝術節,必將成為增進中英人民友誼的新的紐帶。
?當下收錄文章多的《徐志摩全集》(全十卷)
商務印書館版本,除為讀者提供完整也較為準確的徐志摩著作的讀本之外,也增補了百余篇未被先前全集版本收集的徐志摩佚文,融合了各地專家、學者十幾年來的發現。
?編者分類編年法
便于閱讀和研究,能系統地看出徐志摩寫作的歷史、人格成長的軌跡。即將徐志摩的作品,不分單行本與散見詩文,按體裁分作七大類(散文、詩歌、小說、戲劇、日記、書信、翻譯作品),每類作品再以發表或寫作的年月日順序編次成集
?作家、學者、現代文學研究專家、徐志摩研究專家——韓石山編訂
韓先生研究徐志摩其人其作三十余年,商務印書館《徐志摩全集》是他苦心收集整理、嚴謹考證、精心編訂的高水平成果。
?設計考究典雅,值得收藏
每套均附贈藏精美藏書票一張,徐志摩手跡書簽十張
精裝函套,封面使用意大利進口特種紙,仿成衣質感,紋理細膩、色彩端麗
每冊外封均壓凹徐志摩書摘,精細別致、富有文韻
考慮到讀者的閱讀體驗,《全集》尺寸適中、文字疏朗
書中每冊附有數十張徐志摩珍貴照片、手跡、絕筆,包括徐志摩給林徽因的信、給羅素的賀卡手跡、給胡適的信之信封等
?《徐志摩全集》與商務印書館的淵源
胡適說過,志摩的全集應該由商務來出版,終于在八十多年后達成。自我國詩人徐志摩先生1931年罹難后,其親友和學界便開始了對徐志摩生前作品的搜集、整理工作。1936年,胡適曾向陸小曼提議,將《志摩全集》交給商務印書館出版。遺憾的是,《志摩全集》的出版工作,終因時局動蕩而未能在當時順利進行下去。數十年之后,由韓先生編訂的這部更全的《徐志摩全集》終于正式由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也可以說是完成了胡適早年的這一愿望。

商務印書館《徐志摩全集》(全十卷),由作家、學者、現代文學研究專家、徐志摩研究專家韓石山先生編訂,共收集了徐志摩的散文、詩歌、小說、戲劇、日記、書信、翻譯作品七類作品,為目前收入文章多的一套《徐志摩全集》。
★ 在《徐志摩全集》的編法上——分類編年,便于閱讀和研究,能系統地看出徐志摩寫作的歷史,人格成長的軌跡。
商務印書館《徐志摩全集》對徐志摩作品的編排,不分單行本與散見詩文,按體裁分作七大類——卷第四卷:散文、第五卷:詩歌、第六卷:小說·戲劇·日記、第七卷第八卷:書信、第九卷第十卷:翻譯作品。為了彌補難以顯現徐志摩著作系年與無單行本目錄的缺憾,書末附有《著譯系年》與《單本著作目錄》。與前面分類編年參照,不難窺知徐氏著述的情況。大類之內,再以發表或寫作的年月日順序編次成集。除此之外,又將學界這十幾年間所發掘的徐志摩佚文、佚詩、佚簡百余篇,按分類編年體補入了“全集”,將原來的八卷本增排為十卷本。
★ 融合了各地專家、學者十幾年來的發現,收錄百余篇已版全集失收的徐志摩佚文。
此套書系增補了近年來百余篇未被先前全集版本收集的徐志摩佚文,融合了各地專家、學者十幾年來的發現。其中不乏徐志摩關于社會主義學說的論文、與美國學者奧格登的通信原文等對于研究徐志摩生平交游和中外學術交往極為重要的佚作,一系列泰戈爾來華演講的譯文;以及為陸小曼譯文所寫的附注,贈張幼儀《志摩的詩》上的題字;結婚日記等。
經過眾多徐志摩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我們相信,徐志摩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他的面容與風采,看得也就越來越清楚了。
★ 邀約研究徐志摩的資深專家、學者,對《全集》進行全面嚴謹的修訂和審校,對相關的資料進行了嚴謹考證。
此番出版,對明顯的缺漏與錯訛進行了訂正,對遺留的問題做了進一步查證與校改。編校過程中,特約四川大學的龔明德老師對徐志摩書信二卷的內容進行了專門校訂。《徐志摩全集》(八卷本)出版前,由復旦大學英國文學教授談崢先生對全集中的西文詞句做了注釋;這次出版十卷本,根據談先生整理的《全集英文錯誤》,將他所指出的問題一一更正。
★每套均附贈藏精美藏書票一張,徐志摩手跡書簽十張。書中附有數十張徐志摩珍貴照片、手跡、絕筆,包括徐志摩給林徽因的信、給羅素的賀卡手跡、給胡適的信之信封等。

徐志摩(1897-1931),現代詩人、文學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美國前改名志摩。1915年畢業于杭州府中學校,先后就讀于北京大學及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1918年赴美留學,先后取得克拉克大學歷史學學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1921年赴英國留學,先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習,后入劍橋大學為特別生。1922年回國,任教于北京大學,又曾編輯《晨報副刊》。1926年回到南方,先后任教于光華大學和中央大學。1931年春,復回北京,任北京大學教授,同年秋,乘飛機在濟南遇難。主要著作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散文集《落葉》、《自剖》及日記書信集《愛眉小札》。
編者簡介:
韓石山,作家、學者、現代文學研究專家、徐志摩研究專家。1970年畢業于山西大學歷史系,曾任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山西文學》主編、《黃河》雜志副主編。韓先生研究徐志摩作品數十年,編著的徐志摩專著十余部,商務印書館《徐志摩全集》是他苦心收集整理、嚴謹考證、精心編訂的高水平成果。加之韓先生獨特的編輯方式,讓讀者能全面地去認識徐志摩。

總目
書前贅語(韓石山)
凡例
卷·散文(一)
第二卷·散文(二)
第三卷·散文(三)
第四卷·散文(四)
第五卷·詩歌
第六卷·小說 戲劇 日記
第七卷·書信(一)
第八卷·書信(二)
第九卷·翻譯作品(一)
第十卷·翻譯作品(二)
附錄 著作系年
單本著作目錄

書前贅語
韓石山
十卷本的《徐志摩全集》,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了,距我1997年夏天動手開始這項工作,轉瞬已是二十二年。
現代文學史上的名家,生前死后,出版全集的,不在少數,而像《徐志摩全集》這樣艱難曲折的,少之又少。據曾任良友圖書公司編輯的趙家璧先生說,早在1936年5月底,他來北京組稿,就有意編輯出版《徐志摩全集》,且得到鄭振鐸先生的支持。回到上海,又得到茅盾先生的贊同。當年秋天,便與陸小曼一起著手進行,很快編起九卷本的《志摩全集》。兩人估計,順利的話,1936年下半年可以開始出書。沒料到的是,同年10月,胡適先生來到上海,聞知此事,建議陸小曼將《志摩全集》改交商務印書館出版,且可預支一筆版稅。小曼同意后,趙家璧便將書稿送給小曼,由小曼轉交商務印書館。而后抗日戰爭爆發,《志摩全集》的出版也就擱置了下來。中間種種變故不說也罷,好在這部書稿的清樣,總算保存下來。直到1983年,香港商務才據此出版了《徐志摩全集》五冊。又過了差不多十年,再由香港商務出版了《徐志摩全集·補遺》四冊。(趙家璧《徐志摩和〈志摩全集〉》)
在這之前,20世紀60年代末,在徐志摩前妻張幼儀的倡議下,徐志摩的表弟蔣復璁和好友梁實秋主編,于1969年由臺灣傳記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徐志摩全集》六卷。20世紀80年代之后,又有四種“全集”出版:一種是上海書店出版社版,將香港商務的《徐志摩全集》五冊與《徐志摩全集·補遺》四冊合為九卷本《徐志摩全集》;一種是廣西民族出版社版,為趙遐秋等人編的五卷本《徐志摩全集》;一種是浙江人民出版社版,為顧永棣編訂的六卷本《徐志摩全集》;再就是由韓石山編訂,2005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卷本《徐志摩全集》。與其他版本的全集不同的是,天津版“全集”采用了分類編年的體例,就當時來說,收入的文章該是多的。
而這多少年來,更不斷有徐志摩的佚文被發現。該稱道的是陳建軍、徐志東二位編訂,于2018年由商務印書館涵芬樓文化出版的《遠山——徐志摩佚作集》。
十卷本的《徐志摩全集》,就在是天津人民出版社八卷本《徐志摩全集》基礎上,多方采集佚文、精心編輯而成。種種辛苦,不必多說。可說的或許是,胡適先生當年建議陸小曼的話,總算在八十多年后,落到了實處。
韓石山
2019年7月16日于潺湲室
出版說明
自我國詩人徐志摩先生1931年罹難后,其親友和學界便開始了對徐志摩生前作品的搜集、整理工作。1936年,胡適得知陸小曼已將《志摩全集》編好后,便向陸小曼提議,將《志摩全集》交給商務印書館出版。當時的商務印書館總編輯王云五欣然應許,并與陸小曼談妥了稿酬、簽訂了合同。遺憾的是,《志摩全集》的出版工作,終因時局動蕩而未能在當時順利進行下去。
為彌補當年未能成功印行《志摩全集》之憾,我們決定接受韓石山先生的授權和委托,在我社出版由他編訂的新版《徐志摩全集》。更主要的原因是,近十余年,學界對徐志摩作品的研究及佚作的收集又有不少新的進展,有必要對既有的“全集”進行修訂與補充。
除商務印書館與“徐志摩全集”的淵源之外,徐志摩的著作在我國文學史、文化史上更是有著相當的地位與意義。因此,面對韓石山先生的委托,我們慎之又慎,本著遵循我國出版方針、尊重編者編校要求的總體原則,進行了適當的增補與修訂。
首先,我們將學界這十幾年間所發掘的徐志摩佚文、佚詩、佚簡百余篇,按分類編年體補入了“全集”,將原來的八卷本增排為十卷本。同時,在八卷本的基礎上對所收徐志摩著作進行了梳理,對明顯的缺漏與錯訛進行了訂正,對遺留的問題做了進一步查證與校改。然而,因新文化運動前后文字的使用新舊混雜,現代出版業方才萌芽、未成規范,如今對當時作品的校勘也就愈加困難。所以,本著對徐志摩著作本身的嚴謹態度和對韓石山先生編訂初衷的充分考慮,我們對作品中難以解讀、疑闕難辨的字句保留如舊、未敢妄加校訂,以待學者進一步考證、釋讀。除此之外,對于所收徐志摩西文作品的已版譯文,為尊重譯者之故,除翻譯誤漏及其他明顯錯誤外,基本保留其初版原貌,不加改動。
編校過程中,特約編輯岳洪治先生協助我們通讀、通校了書稿;四川師范大學的龔明德老師對徐志摩書信二卷的內容進行了專門校訂。《徐志摩全集》(八卷本)出版前,由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談崢先生(筆名談瀛洲)對全集中的西文詞句做了注釋;這次出版十卷本,我們根據談先生整理的《全集英文錯誤》,將他所指出的問題一一更正。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謝。
時隔八十余年,《徐志摩全集》終能在我社出版,實乃我等之幸。希望這一版《徐志摩全集》,能夠為讀者和學界提供一個比較、準確的徐志摩作品文本。我們企盼著得到讀者和學界的批評與指正。
商務印書館
2019年8月
凡例
一、本全集意在為讀者和研究者提供一個較為完整也較為準確的徐志摩著作的讀本,不是校注本。
二、本全集按分類編年的方法排列。著作分為散文、詩歌、小說、戲劇、書信、日記、翻譯作品七類。其中翻譯作品又分譯文、譯詩、翻譯小說、翻譯戲劇四類。書信以收信人分類。
三、本全集共分十卷。卷第四卷為散文,第五卷為詩歌,第六卷為小說、戲劇和日記,第七卷和第八卷為書信,第九卷和第十卷為翻譯作品。第十卷后附有徐志摩“著譯系年”和“單本著作目錄”。
四、所采用的文本,盡量保持原貌。作者生前出版的詩文集,不管有無改動,均采用收入該詩文集中的文本。遇有疑難處,以初刊文本校訂。有他人補寫的文字,作為附文收入,在題注中說明。
五、所收詩文,是作者依照當時的表達習慣寫下的,有些是作者的獨特語言表達方式,凡意思可以明白的,縱有些別扭,均不做改動。因原文多系豎排,文中出現“左列”、“右列”類似用字的,雖與現在的版式不符,也不做改動。
六、所收入的作品均作題注。題注內容包括寫作時間(推斷的時間不甚確切的,前面加“約”字)、初發表時的報刊名稱與時間或期數、非“徐志摩”的署名、初收入作者何書或他人編輯的何文集、采用何種文本。采自初發表報刊的,標明;采自他人編輯的文集的,一般不再標明。
七、正文里的注釋盡量簡略。外文譯名,與現在通行譯名不符的,據各自是否容易理解的情況處理,如歌德譯作“葛德”,不注;列寧譯作“藍寧”,則注。有的譯名,作者不同文章中用字不同,如泰戈爾,在初寫的文章中作“太戈爾”,后來作“泰戈爾”,不改不注。只求同一篇文章中譯名統一,不求全集所有文章一致。
八、本全集中的標點符號,通常以國家現行規定為準。有些與現在用法稍有不符,只要意思可辨,不改。個別原文沒有或遺漏標點符號,酌加。保留句讀形式不加標點的,另注。詩歌的標點往往別有蘊意,盡量保持原樣不動。
九、由于當時處于由文言向現代漢語過渡階段,加之作者落筆比較隨意,因此,某些詞語的運用,并不統一。從尊重作者,也照顧到讀者的閱讀兩方面考量,只要是不會使讀者發生誤讀的文字和詞語,基本未做改動。原作品中有疑問的文字,按下列幾種情況處理:明顯錯字,徑改。如:書棹(書桌)、轉灣(轉彎)。當年通行用法與現今用法不同,而意思可辨的,不改。如:那里(哪里)、到不如(倒不如)。一般繁體字、異體字,徑改簡體。有特殊含義的,不改。古今字、通假字,在同一篇文章中用法盡量統一,即以出現頻率較多的通假字為準。如:澈(徹)底、發見(現)、頑(玩)耍、沈(沉)痛、狠(很)快、著(著)、檢(撿)東西、鉅(巨)大、闌(欄)干、憑藉(借)、發楞(愣)、化(花)錢、禽(擒)住,等等。“的”、“地”、“底”,“做”、“作”等部分用字,不做改動。古體文中,通假字、假借字不做改動。明顯漏字,用[]補上所缺的字,如:帝[國]主義。明顯衍字,用【】括出該字,如:我們有幸【福】在書本上結識他們。無法確定是漏字或衍字的,不改動。一字意義難辨者,改字用〈〉號標出,如:引起歷史上屢現不一現〈致〉的爭論。原文辨別不清的字,用□代替,一個方框代表一個字。

952757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