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是中國山水畫技法教程系列的一冊,現已推出白崇然老師的教程,包括山石法、云水篇、樹譜、點景法四冊。這套教程凝聚了作者多年來學習傳統中國畫、結合現代手法創作的心得,薈萃了在仁美大學堂四百多次深受學員歡迎的講課內容精要。以芥子園為范本,從基本功入門,從掌握傳統和現代技法,再到生活中印證,從大自然中提煉、加工并融入創作思想,乃至升華成為藝術。如何師法古人而不泥古,而求變創新。書中都有相應的答案。
全書以純質紙印刷,紙面顏色及材質,*限度地還原、貼合了原畫的筆觸和質感,每一組講課稿都充分展示教學意圖,每一小幅作品均完整精致。作品均配以作者當時的創作心得和指導,對學畫者簡明扼要地提點,盡顯藝術胸襟和大師風范。

基本信息
(本書無目錄,故提供書中所有繪畫視頻的檢索列表,供
讀者參考。
實際內容遠超下表所錄,特此說明)
畫樹起手法
/ 5
兩棵樹的畫法
/ 8
三棵樹的畫法
/ 10
五棵樹的畫法
/ 11
鹿角枝的畫法
/ 13
蟹爪枝的畫法
/ 16
個字、介字夾葉法
/ 22
圓形雙鉤夾葉法
/ 23
三角形雙鉤夾葉法
/ 24
黃櫨葉形雙鉤夾葉法
/ 25
菊花形雙鉤夾葉法
/ 26
椿樹葉形雙鉤夾葉法
/ 27
扇面形雙鉤夾葉法
/ 28
心形葉雙鉤夾葉法
/ 29
異形葉雙鉤夾葉法
/ 30
豆莢形雙鉤夾葉法
/ 32
橡樹葉形雙鉤夾葉法
/ 32
沒骨點葉法概述
/ 39
個字點與介字點
/ 40
平頭點、仰頭點、垂頭點
/ 42
大混點、小混點
/ 43
水藻點、仰葉點、菊花點
/ 44
梅花點、鼠足點
/ 45
胡椒點
/ 46
椿葉點、垂藤點、藻絲點
/ 47
豎筆點、尖頭點、泥里拔釘點
/ 48
杉葉、梧桐點葉法
/ 49
松針畫法
/ 55
馬尾松的畫法
/ 56
松樹的畫法
/ 57
松針稀疏的松樹畫法
/ 58
點厾與鉤針法
/ 59
點厾法畫松樹
/ 60
柏樹的特性
/ 61
柏樹右旋的畫法
/ 62
柏樹左旋的畫法
/ 63
柳樹畫法
/ 64
整棵柳樹的畫法
/ 65
柳樹的組合畫法
/ 66
梧桐葉形雙鉤夾葉法
/ 70
視頻檢索
新篁竹的畫法
/ 72
密竹的畫法
/ 73
一般竹子的畫法
/ 73
蘆葦畫法
/ 75
芭蕉畫法
/ 76
沒骨法畫芭蕉
/ 78
棕櫚畫法
/ 80
單一筆法畫遠樹
/ 81
混合筆法畫遠樹
/ 82
用淡墨渲染遠樹
/ 83
春樹畫法
/ 84
夏樹畫法
/ 84
秋樹畫法
/ 85
冬樹畫法
/ 85
一組雜樹的組合造型
/ 90
兩組樹林的組合造型
/ 90
五棵雜樹的組合造型
/ 91
雜樹的組合造型一
/ 93
雜樹的組合造型二
/ 94
三棵雜樹的組合造型
/ 95

......

山水畫
中的樹
,
是
山水
的根本
。古人
作畫,千山萬壑都可
一揮而就
,唯獨
畫
樹
需要
多費
心思
,可見其重要
。古人畫樹
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備的技法體系
,
名家輩出,風格各異。本書
首先以
芥子園為
例,從
一棵
樹的
起手畫法開始
詳細講解
,
展示
了國畫中樹的
*
典型的面貌。
樹的成型,要審視其陰陽向背,使之左右顧盼,爭讓有序,繁簡疏密得當。在熟悉畫樹基本方式
的基礎上,
再遍觀諸法,強化對樹的認識。本書中
詳細講解了
各種山水畫中典型的書枝葉形態和繪畫技法,如
雙鉤
夾
葉
法
,各種點法,
精講
了*常見
、
運用頻繁的松
、
柏、柳樹、梧桐的畫
法
,
進而擴展到典型的植物品種如竹、芭蕉、棕櫚等,又發展到遠樹、四季之樹、多種不同雜樹等的搭配和運用。
本書的內文、封面均為精選紙張印制,觸感舒適,淺米黃色紙張護眼易讀,印刷還原,將大師筆觸魅力完整呈現。并配有全套教學視頻,購書讀者掃描封底二維碼,再刮開封底驗證碼進行注冊,即可免費觀看白崇然老師在仁美大學堂為本書專門錄制的視頻課程

......

白崇然,回族,
1952
年生于北京。山水畫家、書法家。畢業于北京師范學院、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生班,現為仁美大學堂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供職于北京大學,兼《中國書畫收藏》雜志學術部主任、北京大學資源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徐悲鴻畫院院士、中國王羲之藝術研究院榮譽院長。
曾榮獲
1997
年中國畫壇“百杰畫家”稱號,“中國藝術飛天獎杰出貢獻人物”榮譽稱號“感動中國杰出文化傳承人”榮譽稱號,被國家人事部授予“當代中國畫杰出人才”獎。其作品被國務院辦公廳、中南海紫光閣、國家博物館、美術館、中央軍委、人民大會堂、、全國人大、政協、外交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及各大國家機關等重要部門收藏。出版個人畫集十多種,作品入編系列叢書畫集數十部,
2005
年入編《中國當代美術全集·山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