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首頁 / 商品詳情

當當網 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 孫英剛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正版書籍

原價:¥97.16現價:¥67.7

目錄

序言

緒論

一、神文與人文

二、天命與天道

三、預言與災祥

四、歷術與歷數

五、烏托邦與救世主

上篇 天命與預言

章 “洛陽測影”與“洛州無影”:中古知識世界與政治中心觀

一、“洛州無影”的文化沖突說

二、“洛陽測影”的知識邏輯和思想意涵

三、黃旗紫蓋,終于入洛:洛陽測影與南北對峙

四、推算時間:洛陽測影與日長之瑞

五、武周政權與“洛州無影”

六、義凈與武周政權之關系

七、余論

第二章 “黃旗紫蓋”與“帝出乎震”:中古時代術數語境下的政權對立

一、對峙南北: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的政治宣傳

二、厭勝東南:“黃旗紫蓋”與隋唐長安城

三、天子之氣:云氣占與中古天命說

四、望氣西北:歸義軍時代的“龍興紫蓋”及其思想意義

五、帝出乎震:其含義變形與政權對峙

第三章 “太平天子”:中古時代的救世主主義與政治宣傳

一、貞觀十七年涼州瑞石出現的政治背景

二、作為政治理想的“太平”

三、作為符命的“太平天子”

四、“千年太子”

五、余論:重新審視李唐的神權譜系

第四章 金刀之讖:政治預言與宗教信仰的融合

一、金刀之讖的根源:“種族文化”說與“道教讖記”說

二、尋找新的理論基礎:“劉氏復興”與彌勒新佛

三、走向對立:唐代前期的彌勒叛亂與“金刀”之讖

四、信仰競爭與王權之爭:“真君出世”與“彌勒下生”

五、重新梳理“卯金刀”讖的演進過程

六、結論

中篇 祥瑞與災異

章 樂與政通:《景云河清歌》的政治文化史研究

一、《景云河清歌》的內容與背景

二、祥瑞與“作樂”

三、“像功德而歌舞”:唐代宮廷樂舞的政治語言

四、隋文帝“黃鐘一宮,不假余律”的政治含義

五、太平之樂與亡國之音:《樂緯》的分析

六、余論:重新認識古人的知識

第二章 祥瑞抑或羽孽:五色大鳥與中古時代的政治宣傳

一、緯書中的“五色大鳥”

二、鳥情占傳統中的“五色大鳥”

三、政治起伏中的“五色大鳥”

四、余論:祥瑞還是羽孽?

第三章 佛教對陰陽災異說的化解:以地震、火災與武周革命為中心

一、讖緯與佛教之關系:一個思想背景

二、地震與“帝出乎震”——所謂武周時期“災異祥瑞化”

三、災異還是因緣:本土陰陽災異說的挑戰以及華嚴法藏對地震的不同解釋

四、明堂大火:陰陽災異說與佛教理論的再次交鋒

五、“火”還是“災”?——圍繞陰陽災異說進行的爭論

六、厭勝之道:“建章故事”與明堂重建

七、明堂大火與武則天的政策轉向

八、余論

第四章 慶山還是祗閣崛山:重釋《寶雨經》與武周政權之關系

一、女身為帝和殺害父母說:《寶雨經》對武周政權的意義

二、山涌和五色云:重讀《寶雨經》竄入部分

三、慶山說:從新豐慶山到萬年慶山

四、佛教的加入:從慶山到祗閣崛山

五、余論:《寶雨經》與陰陽讖緯之關聯

下篇 歷數與歷術

章 “朔旦冬至”與“甲子革令”:歷法、讖緯與中古政治

一、中古時代歷法、讖緯、政治之關系:一個思想背景

二、“上元”的含義與隋唐政治起伏

三、作為貞祥的“朔旦冬至”

四、“甲子”的重要政治意義

五、余論:隋唐時代衍散之緯學

第二章 “辛酉革命”說與龍朔改革:7—9世紀的緯學思想與東亞政治

一、唐高宗龍朔改元、改革的謎團

二、日本史料所見的“辛酉革命”說

三、“辛酉革命”說的起源與隋及唐初政治、思想、知識之關系

四、日本文獻揭示的龍朔改革的內在邏輯與思想意義

五、結論

第三章 無年號與改正朔:安史之亂中肅宗重塑正統的努力——兼論歷法與中古政治之關系

一、肅宗去年號、改正朔之情形

二、肅宗對玄宗之區隔及肅宗之理論困境

三、肅宗之前的無年號紀年

四、無年號紀年的實質和肅宗的復古理想

五、余論

附錄

動物異象與中古政治——評陳懷宇《動物與中古政治宗教秩序》

征引文獻

書名索引

人名索引

專名索引

后記

再版后記

內容介紹

本書圍繞中古著述中的緯書內容,以及具體政治活動中所體現的緯學思想,探討中古時代知識、信仰與政治合法性的關系。"緯書"相對"經書"而言,主要指"七緯",包括《易緯》、《詩緯》、《樂緯》、《尚書緯》、《春秋緯》、《禮緯》、《孝經緯》及《論語讖》,其將經義的解釋與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等結合,詭為隱語,預決吉兇。在仁政學說隨宋明理學興起之前,以天人感應和五德終始學說為基礎的緯學思想,始終是中古政治理論的核心。與之相關的符瑞、災異、德運、占候、天文、歷法、音律、堪輿等內容,是古人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嚴密的內在邏輯,并且在當時的政治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沒有現代政治學說可以憑借的背景下,"太平"、"祥瑞"、"災異"、"天命"等等,是主要的政治語言。而"龍圖"、"鳳紀"、"景云"、"河清"等,是主要的政治符號。本書所涉課題,不僅為中古知識、信仰世界的重要一環,又事關政治起伏與思想跌宕之關系,進而以中古為樣本,對理解整個人類歷史中政權合法性的塑造也有一定思考。

基本信息

1192116975

<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黄色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