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錄
五月/1
六月/91
七月/159
代后記/169
媒體評論
柴靜:
那是一九九八年的書了,我還能背出里面的句子,他說“大亂里總是有小靜”,說文革時去東北長春,武斗的槍炮聲中,聽得見附近一扇窗被風吹得一開一合,幾個人躲在二樓互相聊初戀,“叮的一聲,流彈打在窗子的鐵桿上,折下來鉆進朋友的腦袋里。因為太突然,腦含著子彈的朋友又說了一兩句話才死掉。”
又一頁寫在圣馬可廣場上親吻的人,“大風使他們像在訣別”。一頁就這么一句,底下滿滿蕩蕩,全是留白。
看了這書,我去找阿城,我當時是個學生,阿城咬只煙斗,也不問我是誰叫什么,在電影學院邊上的黃亭子酒吧里聊到三點,一直到被蚊子咬得不成樣子才散。
為了一本書去找一個人,我就這一次。
竇文濤:
從古到今,我相信真正像鉆石一樣的東西,永遠在極少數人中傳承。阿城的作品特別耐琢磨,言有盡而意無窮,喜歡錘煉文字的人,從里面可以得到文字,喜歡得到一些思想的人,可以從中得到與眾不同的思想和認識,甚至是喜歡聽書的人,你可以聽到故事。

1、 出版二十周年紀念版,首次收錄阿城先生攝影 插畫——榮獲意大利諾尼諾文學獎的作家阿城,受邀在威尼斯住三個月,他在火鳥歌劇院聽歌劇,去溫德拉敏宮思考瓦格納,觀察威尼斯人做樂器和玻璃……阿城筆下的威尼斯,不同于歌德、拜倫、海明威,充滿世俗生活的快樂和質感。處處閑筆,卻令文章一下蕩開,威尼斯的建筑、音樂、美術、歷史盡收眼底。首次收錄阿城先生7幅攝影和3幅手繪插畫。
2、 理想國典藏本,陸智昌裝幀設計,為你呈現至美的威尼斯——精裝小開本,輕盈便攜,適于在旅行中閱讀。書裝樸素典雅,貼近文字的溫度和冷閑風。封面選用日本古沉香凝紫色書紙,燙金意象,為你呈現威尼斯的顏色;內文書紙柔順綿軟,閱讀感舒適,是值得永久珍藏的經典小書。
3、 竇文濤、柴靜贊不絕口的旅行文學經典——“我能背出里面的句子,為了一本書去找一個人,我這輩子就這一次。”
內容簡介
《威尼斯日記》是作家阿城先生一九九二年旅居威尼斯三個月所寫的日記,這本小書出版以來成為許多作家和讀者愛不釋卷、隨口背誦的經典。理想國推出二十周年典藏版,收錄作者攝影作品7幅和手繪插畫3幅,為你呈現至美的威尼斯。
“威尼斯是一個小島,以旅游來說,一個星期剛好,印象飽滿細致。如果待過半個月,就會開始無聊,以致厭惡。我待了三個月,*后應該是痛恨。要想不痛恨,只有走到威尼斯的世俗生活里去。我開始買東西做飯。姜不好買,我就每天早起去碼頭看有沒有人在賣姜,諸如此類。威尼斯人于是很快知道這個東方人不是日本人,而是個中國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不能總是孔孟老莊、亞里士多德,高來高去,要交流世俗生活的質感。我希望在日記里充滿這樣的東西。”
——阿城
作者簡介
阿城
本名鐘阿城,一九四九年生于北京。雜家,文字手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