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對那些離開父母的視線、進入校園學習的孩子們來說,這是一套非常有幫助的“教科書”。可以讓孩子:
①學會自我保護:遠離性侵、誘拐、欺凌,維護自身安全。
②懂得自我悅納:肯定自己的優點,接受自己的缺點,學會與自己相處。
③學會自我管理:正確面對自己的情緒,懂得管理行為,克服害怕、悲傷等情緒,糾正發脾氣、罵人等行為偏差。
④懂得自我激勵:激發內心的勇氣與夢想,收獲更好的自己。
“學會愛自己”是這套書要教會孩子們的,“學會愛孩子”是每一位成年人可以從這套書中懂得的道理。
內容簡介
1.《不要隨便摸我》
本書曾獲本杰明·富蘭克林親子教養類獎,是美國很多家庭和學校對孩子進行性保護教育的“教材”。書中通過一個兒童性侵犯的案例,教給孩子自己身體的哪些隱秘部位是任何人都不能隨意觸摸的,以及遇到性侵犯這樣的事情時該如何處理。
2.《不要隨便親我》
這本書不但教給孩子要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很好地保護自己,也告訴大人們一個道理: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表達對Ta的愛,才是真正愛Ta!
3.《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
說的雖然是大家常常掛在嘴邊的主題,但是,其中介紹的一些應對危機的方法卻是孩子們真正需要的,可以給孩子們很多幫助。
4.《不要隨便保守秘密》
保守秘密是為了遵守與別人的約定,但如果壞人對孩子或者別人做了壞事,這樣的秘密就不能保守。這本書教單純的孩子學會區分“秘密”:世界上有需要保守的秘密,也有一定要說出來的秘密。
5.《不要隨便對待自己》
做自己的主人,要了解和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聽懂心靈說的話,懂得調節自己的各種情緒;知道自己的優缺點,并不斷學習;知道自己的好惡,尊重自己的情感。有人侵犯自己的身體時,要大聲說“不行”;有人傷害自己的心靈時,要大聲說“不要”。讓孩子做對自己有責任心的人,懂得珍惜和照顧自己。
6.《不要隨便否定自己》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抹殺掉自己與眾不同的特色,變得跟別人一模一樣,也就失去了閃光點。讓孩子坦然接受自己的不一樣,勇于做獨特的自己。
7.《不要隨便嘲笑我》
不必壓抑孩子的天性,不必強迫孩子接受“如果不能改變環境,就只能適應環境”,世界這么大,這么豐富多彩,Ta為什么不能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環境呢?鼓勵孩子順應自身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環境,這樣,孩子會變得更優秀。
8.《不要隨便改變自己》
不要逼迫孩子在“討別人喜歡”和“做真實的自我”間做選擇。扭曲孩子的真我,Ta會變得不快樂,多元的社會應當尊重多元的價值觀。只要孩子不去侵害別人,就讓他長成自己本來的樣子,而不是我們希望的樣子。
9.《不要隨便排擠別人》
建立規則,杜絕校園*。無論是施暴方還是受害方,家長和老師都必須給予及時的關注和引導。讓孩子既不做“小霸王”,也不當“受氣包”!在孩子性格養成關鍵期,培養健康快樂的性格,學會在集體中與他人和諧相處。
10.《不要隨便順從別人》
孩子有沒有說“不”的權利?當然有。家長喜歡聽話的孩子,也許是因為不喜歡孩子挑戰自己的權威,但是一味地順從,會讓孩子喪失獨立意識,甚至出現危險。正確地說“不”,可以讓孩子保護自己的安全、情感和正當權益。
11.《不要隨便欺負我》
欺負的現象如果得逞,就會“傳染”,損害的就不再是一個人的利益,而是破壞了和諧的集體環境,以大欺小、恃強凌弱的校園*就會出現。有時候*沒有表面上那么可怕。引導受欺負的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并讓欺負別人的孩子學會分享。
12.《不要隨便命令我》
孩子之間太常出現命令以及威脅,被動承受的一方慢慢會喪失自我意志,變得懦弱,影響Ta以后性格的形成。這是校園*的萌芽,早一些幫助孩子化解矛盾,讓孩子學會用自己的方式保護自己,將為Ta以后的人生提供更多能量。
13.《不要隨便發脾氣》
生氣的時候,大喊大叫、扔東西、跺腳,這些都有助于發泄憤怒的情緒,但是這些行為可能會傷害別人,或者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反過來給自己造成新的困擾。這本書給小朋友提出了一些正確發泄憤怒的建議,既可以排解憤怒的情緒,也不會傷害其他人。
14.《不要隨便放縱自己》
小朋友對一些事物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上癮情況,比如吃零食、收集自己喜歡的東西、看電視、玩游戲,導致自控力下降,占有欲和強迫癥出現。毫無節制的愛和自由都是可怕的,這本書讓孩子學會適可而止,養成良好習慣。
15.《不要隨便害怕》
孩子的害怕情緒往往產生于想象,理解孩子,找到問題產生的根源,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對應方法。
16.《不要隨便罵人》
語言攻擊的傷害,往往比身體傷害還要嚴重,造成的影響也會更久遠。說話前要三思,不要說讓自己后悔的話,更不要說傷害別人的話。
17.《不要隨便悲傷》
勇敢面對離別,學會走出悲傷,積極面對生活,重新獲得友誼。
18.《不要隨便壓抑自己》
對待壞情緒的恰當方式,不是壓抑它,壓抑得越久,爆發時越可怕;接受它,及時并正確地進行疏導,才有利身心健康。
19.《不要隨便生氣》
壞情緒如果不斷累加,后果可能很可怕。遇到“生氣先生”時,學會面對他、接納他,他就會溫和地與你道別。
20.《不要隨便失去勇氣》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小世界,離開可能會沒有安全感。但是,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美好,何不鼓起勇氣,去體驗更多精彩的生活!
作者簡介
珊蒂·克雷文
一位臨床社工師,在過去的二十幾年中幫助過很多家庭。身為一個情緒輔導員,她常常到偏遠的村莊去工作。而在防止兒童性侵方面,她寫的紀錄片《不要隨便摸我》曾獲得艾美獎。克雷文還創設了一個以戲劇形式推廣預防兒童性侵害觀念而廣受好評的團體《肥皂箱劇團》,并擔任了五年的劇團導演。
茱蒂·柏斯瑪
國際知名的藝術家。因在《不要隨便摸我》這本圖畫書中創造出那些小精靈般的人物而廣為人知。
佩特拉·敏特爾
教育學碩士,熱衷于寫作,擅長兒童安全及成長心理等題材。
安德烈·烏斯塔科夫
居住于俄羅斯,專為兒童創作舞臺劇、電視劇本和歌曲等。
艾迪特·史萊博·維克
精通戲劇學和藝術史。曾在廣告公司撰寫文案。她的圖書已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并暢銷多國。曾榮獲奧地利青少年文學獎等多項大獎。2015年榮獲奧地利國家藝術獎,以表彰她在兒童肯定自我、發現自我、樹立自主意識創作領域做出的貢獻。代表作《不要隨便順從別人》《不要隨便發脾氣》《一只與眾不同的烏鴉》。
達格瑪·蓋斯勒
德國著名作家、插畫家。對創作少兒圖書情有獨鐘,繪畫天賦出眾。其作品圍繞兒童安全、兒童心理和性教育等主題,受到廣大家長和孩子的喜愛,并獲得德國醫生協會頒發的“銀羽毛獎”。代表作有《我不跟你走》《我的身體屬于我》。
卡特婭·海德
學習德語文學和大眾傳播理論,從事寫作前曾是一名播音員。出版的圖書還有《是蝸牛開始的》。
渡邊有一
1943年生于中國東北,武藏野美術短期大學畢業,日本兒童出版美術家聯盟會會員。《奔跑吧,北風號》(童心社)獲1985年日本繪本獎。作品曾被博洛尼亞國際兒童圖書展和慕尼黑國際兒童書展推薦。
安娜·沃克
澳大利亞重量級畫家,從事插畫藝術工作15年,作品在世界范圍具有極高人氣,深受孩子和家長的喜愛。其作品獲得多項大獎,包括年度CBC大獎、澳大利亞總督文學獎、澳大利亞書業獎、昆士蘭文學獎、家庭獎童書等。其作品主題涉及啟蒙、友誼、幽默、習慣、校園生活規范等主題。畫風溫和清新,色澤粉嫩細膩,讓人仿佛生活在彩虹般的糖果世界里。文字風格簡單而充滿韻律,適合幼兒園和小學初級的孩子大聲朗讀。
蘇西?碧慈爾
斯洛文尼亞著名插畫師,曾獲得1998年盧布爾雅那金鳥獎、2004年*童書獎,及2009年斯洛文尼亞*原創圖畫書獎。
艾瑞克·巴
1968年生于法國。大學時主修經濟與法律,后因熱愛藝術,進入法國里昂的艾米莉·克爾藝術學院學習繪畫。作品曾榮獲法國未來新銳獎、國際青少年文學學會八角星獎、布拉迪斯拉發國際插畫雙年展評委會大獎、法國都德兒童文學獎等重要獎項。巴圖創作的繪本不僅充滿詩意的想象,還常常具有人文關懷精神,啟發孩子對生命、夢想、戰爭與和平等主題進行思考。
莫妮卡·維澤
在慕尼黑學習心理學和心理療法。在兒童之家,用自己擅長的心理學知識和醫療衛生教育學知識陪伴孩子多年。現在,她為自由職業者,繼續從事心理指導。
目 錄
學會愛自己第1輯:
《不要隨便摸我》——不喜歡被“親親”和“抱抱”時,你要大聲說:“請不要碰我!”
《不要隨便親我》——對那些不喜歡的親吻,你會勇敢地說“不”嗎?
《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如果在路上遇到了壞人,你會怎么做呢?
學會愛自己第2輯:
《不要隨便欺負我》——如果有人總是欺負你,你會勇敢地大聲說“不”嗎?
《不要隨便命令我》——如果有人總是命令你,你會勇敢地大聲說“不”嗎?
《不要隨便嘲笑我》——如果有人總是嘲笑你,你還能享受做自己的感覺嗎?
《不要隨便改變自己》——如果有人不太喜歡你,你還能勇敢地堅持做自己嗎?
學會愛自己第3輯:
《不要隨便發脾氣》 ——如果感到很生氣,你知道該怎樣發泄憤怒情緒嗎?
《不要隨便對待自己》——學會善待自己,做對自己負責的主人!
《不要隨便順從別人》——面對哪些情況時,你可以大聲說“不”呢?
《不要隨便保守秘密》——不是所有的秘密都要保守,你要學會保護自己!
《不要隨便放縱自己》——如果你對喜歡的東西總想擁有更多,該怎樣學會控制
自己?
《不要隨便排擠別人》——如果受到了排擠,你該怎樣重新融入呢?
《不要隨便否定自己》——如果跟別人不一樣,你能充滿自信地做自己嗎?
學會愛自己第4輯:
《不要隨便悲傷》——感到悲傷時,你知道該怎么做嗎?
《不要隨便罵人》——學會控制情緒,不說傷害別人的話!
《不要隨便壓抑自己》——學會表達合理需求,懂得恰當抒發情緒。
《不要隨便害怕》——獨自在家時,怎樣克服害怕情緒呢?
《不要隨便生氣》——如果遇到了“生氣先生”,你知道該怎樣對待他嗎?
《不要隨便失去勇氣》——激發心中的夢想與勇氣,積極面對多彩的世界!
媒體評論
通過小男孩與媽媽敞開心扉的聊天,講述了孩子應該如何處理不想要的以及不合理的觸摸。鼓勵孩子說出心中的真實感受,維護他們拒絕的權利。前言中寫給家長的一封信給出了教孩子保護自己的有用建議。
——美國《學校圖書館雜志》對《不要隨便摸我》做出的評論
讓孩子變得強大,只要自己不愿意,就可以說“不”。這就是我對于這本書的創作設想。
——《不要隨便親我》作者談創作設想
正如作者提到的“何時停止享受?何時開始形成良好的習慣?”《不要隨便放縱自己》中列舉了多個事例,不僅喚起家長和孩子強烈的共鳴,也讓他們讀完后再次反思和改進孩子的日常行為。
——《驢耳朵》雜志(德國專業少兒媒評)
希望世界上所有小朋友都能明白“做對自己負責的主人,不要隨便對待自己”這句話的含義,能更加珍惜和愛護自己。
——《不要隨便對待自己》作者 蔡仁善
這是一本關于學會告別的書,獲得了良好的讀者反饋,非常值得推薦。我們網站為這本書評定的等級是五星,希望您能夠在閱讀中受益良多并獲得快樂!
——德國“媒體感知網”評《不要隨便悲傷》
父母無法想象孩子失去伙伴有多么悲傷。《不要隨便悲傷》中的小粉象陷入了無盡的以及無法自拔的悲傷。大象是眾所周知的群居動物,成年象很關心小粉象,但是它們的建議并不奏效,因為小粉象的痛苦真的很深。故事中的貓頭鷹相當于一位經驗豐富的人生導師,它知道該怎樣引導小粉象走出痛苦,走向幸福。正如故事的結尾,小粉象看到了美麗的彩虹,相信這道彩虹也藏到了它的心里,以后再遇到類似的問題,它不會再如此悲傷,學會走出痛苦。
——德國“圖書網”
這本書用情節緊張又引發思考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嚴肅的話題。結尾出乎意料,做了不同情況的假設,并針對不同假設給出了不同建議。是一本很有用的書。
——《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德國亞馬遜網站讀者評論
我和我的孫子喜歡這種情節設置,故事是一連串發生的,繞到*后又回過頭來給每個動物都上了一課。
——《不要隨便欺負我》美國亞馬遜網站讀者評論
除了教會孩子學會說不,同時告訴他們不能讓友情變為敲詐的工具。
——《不要隨便命令我》法國亞馬遜網站讀者評論
鯊魚的身上有腳,這一意外的故事展開肯定會使孩子高興。
——《不要隨便改變自己》日本亞馬遜網站讀者評論
對于成人來說,拒絕別人都是難以開口的,更不要說是孩子。《不要隨便順從別人》引申出的主題是自我意識。書中的“阿不”是一個虛擬的形象,它教小朋友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情景說“不”。
——德國讀者
《不要隨便生氣》是一本關于一個名叫比利的男孩的精美圖畫書,他被一個不斷長大的“生氣先生”跟隨著。閱讀這本書,是一個很好的開啟關于情緒、感覺、心理健康等話題的方式。雖然這是一本故事書,但它對成年人也有影響。當我的兒子情緒低落或悲傷的時候(尤其是當他說他不知道為什么感到不開心的時候),我就把這本書從書架上拿下來,讀給他聽,以此提醒他:心情低落是可以接受的,他*終會感到快樂(太陽也會出來)。我強烈推薦這本書!
——讀者Kel
《不要隨便壓抑自己》是一本真實反映孩子們意見的繪本。雖然是講想去煙花大會的孩子們的故事,但也反映了大人們能理解的小孩子們的真實心情,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
—— 讀者“喜歡喬治”
因為沒去成煙花大會,三只小豬爆發了。他們的怒氣直接變成了煙花,很激烈地發泄了出來,這也提醒父母要進行反省啊。
—— 讀者“檸檬汽水色”評《不要隨便壓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