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套裝書:
共 10 冊
定價:
660.00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書名:
ISBN:
978-7-112-08976-5
出版日期
定價:
58.00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書名:
ISBN:
978-7-112-08977-2
出版日期
定價:
80.00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書名:
ISBN:
978-7-112-08978-9
出版日期
定價:
73.00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書名:
ISBN:
978-7-112-09274-1
出版日期
定價:
55.00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書名:
ISBN:
978-7-112-08832-4
出版日期
定價:
43.00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書名:
ISBN:
978-7-112-08979-6
出版日期
定價:
52.00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書名:
ISBN:
978-7-112-00896-4
出版日期
定價:
62.00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書名:
ISBN:
978-7-112-08961-1
出版日期
定價:
84.00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書名:
ISBN:
978-7-112-08833-1
出版日期
定價:
88.00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書名:
ISBN:
978-7-112-09530-8
出版日期
定價:
65.00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劉敦楨全集(全10卷)
ISBN:9787112089765 劉敦楨全集(第一卷) 定價:58.00
ISBN:9787112089772 劉敦楨全集(第二卷) 定價:80.00
ISBN:9787112089789 劉敦楨全集(第三卷) 定價:73.00
ISBN:9787112092741 劉敦楨全集(第四卷) 定價:55.00
ISBN:9787112088324 劉敦楨全集(第五卷) 定價:43.00
ISBN:9787112089796 劉敦楨全集(第六卷) 定價:52.00
ISBN:9787112089604 劉敦楨全集(第七卷) 定價:62.00
ISBN:9787112089611 劉敦楨全集(第八卷) 定價:84.00
ISBN:9787112088331 劉敦楨全集(第九卷) 定價:88.00
ISBN:9787112095308 劉敦楨全集(第十卷) 定價:65.00

劉敦楨全集(第一卷)
本卷收錄了劉敦楨先生1928年至1933年期間發表的論文及著作,主要內容有:佛教對中國建筑之影響;法隆寺與漢、六朝建筑之關系并補注;“玉蟲廚子”之建筑價值并補注;日本古建筑物之保護;北平智化寺如來殿調查記;大壯室筆記;明長陵;同治重修圓明園史料等。
本書可供有關專業師生、建筑設計人員、建筑歷史及理論研究人員等參考。
劉敦楨全集(第二卷)
本卷收錄了劉敦楨先生1928年至1933年期間發表的論文及著作,主要內容有:佛教對中國建筑之影響;法隆寺與漢、六朝建筑之關系并補注;“玉蟲廚子”之建筑價值并補注;日本古建筑物之保護;北平智化寺如來殿調查記;大壯室筆記;明長陵;同治重修圓明園史料等。
本書可供有關專業師生、建筑設計人員、建筑歷史及理論研究人員等參考。
劉敦楨全集(第三卷)
本卷收錄了劉敦楨先生1936年至1940年期間發表的論文及著作,主要內容有:蘇州古建筑調查記;河北古建筑調查筆記;河南古建筑調查筆記;龍門石窟調查筆記;河南、陜西兩省古建筑調查筆記;云南西北部古建筑調查日記;川、康古建筑調查日記等。
本書可供有關專業師生、建筑設計人員、建筑歷史及理論研究人員等參考。
劉敦楨全集(第四卷)
本卷收錄了1940~1961年期間劉敦楨先生關于古代建筑調查、研究,古典園林論述,講話,工作信函等方面的著作。主要內容有:西南古建筑調查概況、云南古建筑調查記、云南之塔幢、麗江縣志稿、四川宜賓舊州壩白塔、中國之廊橋、龍氏瓦硯題記、六朝時期之東西堂、中國之塔、南京及附近古建遺跡與六朝陵墓調查報告、曲阜孑L廟之調查及其他、真如寺正殿、中國的建筑藝術、皖南歙縣發現的古建筑初步調查、山東平邑漢闕、蘇州云巖寺塔、蘇州的園林、南京靈谷寺無梁殿的建造年代與式樣來源、論明清園林假山之堆砌、蘇州園林的綠化問題、訪問印度日記等。
本書可供建筑學、城市規劃、園林專業師生,建筑歷史和理論研究人員以及建筑設計人員等參考。
劉敦楨全集(第五卷)
《劉敦楨全集(第5卷)》收錄了1961年至1964年期間劉敦楨先生關于古代建筑、古典園林等的講話稿、信函等。主要內容有:《魯班經》校勘記錄、《印度古代建筑史》(未完稿)、漫談蘇州園林、編史工作中之體會、蘇州園林講座、有關《中國古代建筑史》編輯工作之信函等。
劉敦楨全集(第六卷)
《劉敦楨全集(第6卷)》收錄了1943-1965年期間劉敦楨先生關于中國古代建筑史教學、中國古代建筑研究等方面的著作。主要內容有:《中國古代建筑史》(教學稿)、中國古代建筑營造之特點與嬗變、中國木結構建筑造型略述、宋《營造法式》版本介紹、略述中國的宗教和宗教建筑。
《劉敦楨全集(第6卷)》可供建筑學、城市規劃、園林專業師生,建筑歷史和理論研究等人員參考。
劉敦楨全集(第七卷)
《劉敦楨全集(第7卷)》包括《中國住宅概說》和《中國建筑史參考圖》兩部分內容。其中,《中國住宅概說》是我國研究傳統民居的第一部最為系統的理論著作,是具有開創性的研究成果。該書從縱橫兩個方面對中國民居進行了分析研究,縱向從遠古一直到近代論述了我國民居的發展歷程,橫向剖析了明清時期的各種住宅類型。《中國建筑史參考圖》收錄了大量傳統圖片,有助于讀者對中國建筑建立起一個整體慨念,并把握各類建筑的演變和特征以及各種結構裝飾單位的演變和特征。
《劉敦楨全集(第7卷)》可供建筑學、城市規劃、園林專業師生,建筑歷史和理論研究人員以及建筑設計人員等參考。
劉敦楨全集(第八卷)
本書全面闡述了蘇州園林的發展歷史和造園藝術成就。雖然所論僅及蘇州諸園,但實為我國歷代造園史之總結,對我國園林藝術進行了精極剖析。全書分總論和實例兩部分,總論部分包括:緒論、布局、理水、疊山、建筑、花木6部分內容;實例部分介紹了拙政園、留園等15座蘇州名園。書中附大量測繪圖和照片,具有十分珍貴的資料價值。
本書可供建筑學、城市規劃、園林專業師生,建筑歷史和理論研究等人員參考。
劉敦楨全集(第九卷)
本卷內容是一部關于中國古代建筑歷史的理論著作,作者按照我國各個歷史時期的先后順序,簡要而系統地論證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和建筑技術所取得的成就,并引用大量的文獻資料和實物記錄,敘述了我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的建筑活動,總結了中國古代建筑發展的過程和規律 。本書文字簡明,資料圖片豐富,可供有關專業師生、建筑設計人員、建筑歷史及理論研究人員等參考使用。
本書適用于建筑歷史與理論專業師生,建筑史研究人員。
劉敦楨全集(第十卷)
《營造法式》校勘記錄;廣州古建筑隨筆;南京附近六朝陵墓調查筆記;糧食倉庫設計大要;曲阜古建筑調查筆記;皖南歙縣古建筑調查筆記;《中國建筑史》課程學習說明;訪問波蘭筆記;訪問蘇聯筆記。另有對河北等地一些佛塔的調查記錄及寫給建筑屆著名人士的信函等。《劉敦楨全集(第10卷)(精)》適用于建筑歷史與理論研究人員、建筑設計人員等。
作者簡介
劉敦楨,建筑學家和建筑教育家。曾創辦我國第1所由中國人經營的建筑師事務所。長期從事建筑教育和建筑歷史研究工作,是我國建筑教育的創始人之一,又是中國建筑歷史研究的開拓者。在對華北和西南地區的古建筑調查,以及對我國傳統民居和園林的系統研究方面,都為這一學科奠定了主要基礎。又曾多次組織并主持了全國性的建筑史編纂工作,出版了“蘇州古典園林”等頗有影響的專著。

劉敦楨全集(第1卷)
佛教對中國建筑之影響
法隆寺與漢、六朝建筑之關系并補注
“玉蟲廚子”之建筑價值并補注
劉士能論城墻角樓書
日本古建筑物之保存
琉璃窯軼聞
北平智化寺如來殿調查記
大壯室筆記
故宮文淵閣樓面修理計劃
《萬年橋志》述略
牌樓算例
復艾克教授論六朝之塔
故宮抄本《營造法式》校勘記
明長陵
同治重修圓明園史料
劉敦楨全集(第二卷)
佛教對中國建筑之影響
法隆寺與漢、六朝建筑之關系并補注
“玉蟲廚子”之建筑價值并補注
劉士能論城墻角樓書
日本古建筑物之保存
琉璃窯軼聞
北平智化寺如來殿調查記
大壯室筆記
故宮文淵閣樓面修理計劃
《萬年橋志》述略
牌樓算例
復艾克教授論六朝之塔
故宮抄本《營造法式》校勘記
明長陵
同治重修圓明園史料
劉敦楨全集(第三卷)
蘇州古建筑調查記
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調查記
明《魯般營造正式》鈔本校讀記
岐陽王墓調查記
書評九則
河北古建筑調查筆記
河南古建筑調查筆記
河北、河南、山東古建筑調查日記
龍門石窟調查筆記
河南、陜西兩省古建筑調查筆記
昆明附近古建筑調查日記
云南西北部古建筑調查日記
告成周公廟調查記
川、康古建筑調查日記
川、康之漢闕
川、康地區漢代石闕實測資料
劉敦楨全集(第四卷)
西南古建筑調查概況
云南古建筑調查記(未完稿)
云南之塔幢
麗江縣志稿
四川宜賓舊州壩白塔
《營造法原》跋
中國之廊橋
龍氏瓦硯題記
六朝時期之東、西堂
中國之塔(在中國建筑師學會上的講演稿)
都市的建筑美
南京及附近古建遺址與六朝陵墓調查報告
第1、二次野外調查報告
對“南京六朝陵墓第二次調查報告”的補充
第三次野外調查報告
第四次野外調查報告
第七次調查報告
第八次野外調查報告
對保護牛首山獻花巖南唐陵墓的意見
曲阜孔廟之調查及其他
真如寺正殿
中國的建筑藝術
皖南歙縣發現的古建筑初步調查
《漏窗》序言
山東平邑漢闕
蘇州云巖寺塔
蘇州的園林
附錄一:蘇州傳統園林、庭院調查目錄
附錄二:蘇州傳統園林常用花木品種
南京靈谷寺無梁殿的建造年代與式樣來源——關于中國建筑史一個問題的討論
論明、清園林假山之堆砌
蘇州園林的綠化問題
訪問印度日記
中國建筑藝術的繼承與革新
《江南園林志》史料之補充參考——致童寯教授函
《中國古代建筑史》初稿前言
南京瞻園設計專題研究工作大綱
關于建筑風格問題劉敦楨潘谷西
中國古典園林與傳統繪畫之關系
劉敦楨全集(第五卷)
《魯班經》校勘記錄
評《魯班營造正式》
《江南園林志》序
明、清家具之收集與保護——致單士元先生函
對揚州城市綠化和園林建設的幾點意見
《印度古代建筑史》(未完稿)
略論中國筵席之制——致張良皋同志函
對蘇州古城發展與變迂的幾點意見
漫談蘇州園林
編史工作中之體會——對部分參加編寫《中國古代建筑史》人員及青年教師的介紹
對《佛宮寺釋迦塔》的評注
南京瞻園的整治與修建
對蘇州部分古建筑之簡介
蘇州園林講座之一:歷史與現狀
蘇州園林講座之二:園林設計特點
《中國古代建筑史》的編輯經過
有關《中國古代建筑史》編輯工作之信函
劉敦楨全集(第六卷)
《中國古代建筑史》(教學稿)
附錄一 學習《中國古代建筑史》的課程說明
附錄二 中國古代建筑史參考書目
附錄三 中國歷代帝王都城簡況
中國古代建筑營造之特點與嬗變
中國木結構建筑造型略述
宋《營造法式》版本介紹
略述中國的宗教和宗教建筑
劉敦楨全集(第七卷)
中國住宅概說
一、發展概況
二、明清住宅類型
1.圓形住宅
2.縱長方形住宅
3.橫長方形住宅
4.曲尺形住宅
5.三合院住宅
6.四合院住宅
7.三合院與四合院的混合體住宅
8.環形住宅
9.窯洞式穴居
三、結語
附:圖版目錄
中國建筑史參考圖
一般平面
屋頂式樣
住宅
庭園
商店(附小廟)
都市計劃
樓閣
宮殿衙署
寺廟
陵墓
塔幢(附其他紀念物)
石窟
亭
牌坊
橋梁
臺基
欄桿
柱礎
斗栱
雀替
門窗
天花藻井
彩畫
琉璃瓦
碑
附屬藝術(壁畫雕刻與裝飾花紋)
劉敦楨全集(第八卷)
總論
一 緒論
二 布局
三 理水
四 疊山
五 建筑
六 花木
實例
一 拙政園
二 留園
三 獅子林
四 滄浪亭
五 網師園
六 怡園
七 耦園
八 藝圃
九 環秀山莊
十 擁翠山莊
十一 鶴園
十二 暢園
十三 壺園
十四 殘粒園
十五 王洗馬巷七號某宅書房庭院
總論·圖版
劉敦楨全集(第九卷)
緒論
第1節 自然條件對中國古代建筑的影響
第二節 中國古代建筑發展的幾個階段
第三節 中國古代建筑的特點
第1章 原始社會時期的建筑遺跡
第一節 原始人群的住所
第二節 仰韶文化的建筑遺跡
第三節 龍山文化的建筑遺跡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時期的建筑(公元前21世紀-前476年)
第1節 夏——中國奴隸制國家的誕生
第二節 商朝的宮室和陵墓
第三節 西周和春秋時代的建筑
第三章 戰國、秦、兩漢、三國時期的建筑(公元前475年-公元280年)
1節 戰國到三國時期社會的變動和建筑概況
第二節 城市的發展
第三節 秦、漢、三國的宮室
第四節 住宅
第五節 陵墓
第六節 秦萬里長城和漢長城
第七節 建筑的材料、技術和藝術
第四章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建筑(公元265-589年)
第1節 兩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的變動和建筑概況
第二節 都城及宮殿
第三節 住宅
第四節 寺和塔
第五節 石窟的建筑和雕刻
第六節 陵墓
第七節 建筑的材料、技術和藝術
第五章 隋、唐、五代時期的建筑(公元581-960年)
第1節 隋、唐、五代時期社會的變動和建筑概況
第二節 隋、唐的都城與宮殿
第三節 住宅
第四節 寺、塔、石窟
第五節 陵墓
第六節 安濟橋
第七節 建筑的材料、技術和藝術
第六章 宋、遼、金時期的建筑(公元960-1279年)
第七章 元、明、清時期的建筑
附錄一 中國歷史史表
附錄二 歷代尺度簡表
劉敦楨全集(第十卷)
宋·李明仲《營造法式》校勘記錄
河北淶水縣羅漢院雙塔
江蘇吳縣羅漢院雙塔
河北定縣開元寺塔
河南濟源泉縣延慶寺舍利塔
南京中央圖書館閱覽、辦公樓設計施工說明書
廣州古建筑隨筆
南京附近六朝陵墓調查筆記
修理棲地霞山附近六朝陵墓及棲霞寺古跡預算表
糧食倉庫設計大要
曲阜古建筑調查筆記
皖南歙縣古建筑調查筆記
《中國建筑史》課程學習說明
訪問波蘭筆記
訪問蘇聯筆記
古建筑年代雜錄
有關蘇州園林花木的若干問答
復他濟先生函
復王秉先生函——關于六角亭及日晷設計
致郭湖生函
致單士元先生函——關于建筑材料及彩畫保護
賀朱啟鈐老先生九十大壽函
致喻維國、張雅青(之一)——關于民居調查及建筑史寫作
致陳從先生重函
致侯幼彬函
致喻維國、張雅青(之二)——關于若干古建筑及中建史八稿寫作
致陸元鼎、馬秀芝函
附錄一 劉敦楨先生生平紀事年表
附錄二 劉敦楨先生著作目錄
附錄三 其他人為劉敦楨先生著作所寫的序和后記
附錄四 作者手稿
附錄五 作者自刻印章
附錄六 作者教學、科研等活動照片
《劉敦楨全集》整編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