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首頁 / 商品詳情

兩本套 2009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 暖通空調 動力+2007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能專篇 暖通空調 動力

原價:¥121.6優惠券:¥5券后價:¥116.6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動力(2009年版)》涵蓋了民用建筑采暖、通風、空調與動力設計等專業內容,分為基本規定、采暖、供熱與供冷管網、通風與防火、空調、空調系統的冷(熱)源、熱泵系統、鍋爐房、消聲隔振、絕熱、監測與控制、燃氣供應和附錄等十三部分。

1基本規定

1.1 總則

1.2 室內空氣計算參數

1.3 室外空氣計算參數

2 采暖

2.1 一般規定

2.2 熱負荷計算

2.3 散熱器

2.4 散熱器熱水采暖系統

2.5 居住建筑散熱器集中熱水采暖系統

2.6 低溫熱水地面輻射采暖系統

2.7 燃氣紅外線輻射采暖系統

2.8 熱風采暖與熱風幕

2.9 熱水采暖系統的水力計算

2.10 熱水采暖系統的水質要求及防腐設計

3 供熱與供冷管網

3.1 一般規定

3.2 直埋敷設

3.3 管溝敷設和地上敷設

3.4 管網的計算

3.5 管網的調節與控制

4通風與防火

4.1 通風的一般規定

4.2 廚房通風

4.3 汽車庫通風

4.4 電氣和設備用房通風

4.5 洗衣房、衛生間及其他通風系統

4.6 通風機、風管及其他

4.7 排風熱回收

4.8 建筑防排煙的一般規定

4.9 建筑防排煙的自然通風方式

4.10 機械防煙(加壓送風)

4.11 機械排煙

4.12 通風空調系統的防火、防煙和防爆

5空 調

5.1 一般規定、建筑物圍護結構建筑熱工要求

5.2 空調負荷計算

5.3 空調系統的劃分、選擇與設計

5.4 空調房間氣流組織與送風量

5.5 空氣處理

5.6 空氣輸送、空調機房與管道層

5.7 空調冷熱水系統的形式與分區

5.8 空調冷熱水溫度、水力計算和管路平衡

5.9 空調冷熱水系統循環泵及附件

5.10 空調冷凝水管道

5.11 變風量空調系統

5.12 低溫送風空調系統

5.13 水環熱泵空調系統

5.14 變制冷劑流量多聯分體式空調系統

5.15 蒸發冷卻空調系統

5.16 地板送風空調系統

5.17 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

6 空調系統的冷(熱)源

6.1 冷(熱)源方案及設備的選擇

6.2 冷(熱)源機房的設置原則

6.3 區域供冷

6.4 蓄冷蓄熱系統的設計

6.5 溴化鋰吸收式制冷

6.6 冷卻水系統

6.7 換熱器的設置與選擇

6.8 換熱站的工藝設計

6.9 采暖空調循環水系統的補水、定壓、膨脹

7 熱泵系統

7.1 空氣源熱泵系統

7.2 地下水地源熱泵系統

7.3 地表水地源熱泵系統

7.4 海水源熱泵系統

7.5 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

7.6污水源熱泵系統

8 鍋爐房

8.1一般規定

8.2鍋爐房設計及設備選型

8.3鍋爐房煙風系統設計

8.4蒸汽鍋爐房的汽水系統設計

8.5熱水鍋爐房的水系統設計

8.6鍋爐水處理

8.7鍋爐排污

8.8燃煤鍋爐房運煤、除渣

8.9水煤漿鍋爐房設計

8.10鍋爐房燃油、燃氣系統設計

8.11 常壓熱水鍋爐、真空相變鍋爐及模塊爐鍋爐房設計

8.12電鍋爐房設計

8.13煙氣凈化、噪聲治理、煙氣余熱利用

8.14鍋爐房的熱工監測和熱工控制

8.15 鍋爐房對土建、電氣、采暖、通風及給排水專業的設計要求

9消聲隔振

9.1一般規定

9.2噪聲與振動的控制標準

9.3設備噪聲及隔聲處理

9.4風管系統的消聲設計

9.5減振設計

10絕 熱

10.1一般規定

10.2圓管道保溫

10.3圓管道保冷

10.4平面絕熱

11監測與控制

11.1一般規定

11.2傳感器、執行器

11.3控制閥的選擇計算

11.4現場控制器和中央監控管理系統

11.5冷熱源和空調水系統的監測與控制

11.6空調系統和空氣處理裝置的監測與控制

11.7采暖、通風與防排煙系統的監測與控制

12燃氣供應

12.1一般規定

12.2燃氣供應方式的選擇

12.3燃氣用氣量和計算流量

12.4燃氣管道水力計算

12.5室外埋地燃氣管道設計

12.6室內燃氣管道設計

12.7調壓設施的選擇與布置

12.8燃氣計量裝置的選擇與布置

12.9液化石油氣供應

12.10用氣設備的設置要求

12.11燃燒煙氣的排放設計要求

12.12燃氣的監控設施及防雷、防靜電設計要求

附錄

附錄A常用建筑材料熱物理性能計算參數

附錄B塑料管及鋁塑復合管水力計算

附錄C設置隔膜式氣壓罐定壓的采暖空調系統設備選擇和補水泵工作壓力計算例題

附錄D居民和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氣量

附錄E居民生活用燃具的同時工作系數

附錄F城市燃氣種類及參考熱值

附錄G主要依據的標準規范和參考文獻

書名: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能專篇:暖通空調·動力(2007年版)

原價:54.00元

作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中國建筑標準設

出版社:中國計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3-01

ISBN:9787801777720

字數:379000

頁碼:19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能專篇:暖通空調·動力(2007年版)》基本涵蓋了民用建筑中采暖、通風、空調及動力設計的節能內容。根據國家現行和一些即將頒布的規范、標準,綜合和總結了全國各主要建筑設計院多年的工程設計經驗編制。編制中力求全面、簡練、準確、實用和技術先進,較詳細和全面地規定了建筑工程設計中暖通空調、動力專業的節能技術細則。

1 總則

2 采暖空調基本參數與要求

2.1 室內熱環境設計計算參數

2.2 圍護結構熱工設計

2.3 建筑物的節能綜合指標

3 采暖與供熱

3.1 熱負荷

3.2 室內采暖系統

3.3 室外供熱、供冷管網

4 通風

4.1 自然通風

4.2 置換通風

4.3 排風熱回收

5 空氣調節

5.1 一般規定

5.2 空氣調節水系統

5.3 空氣調節風系統

5.4 變風量空氣調節系統

5.5 變制冷劑流量多聯分體式空氣調節系統

5.6 水環式水源熱泵空氣調節系統

5.7 蒸發冷卻空氣調節系統

6 冷熱源

6.1 制冷站

6.2 鍋爐房與熱交換站

7 空調蓄能

7.1 概述

7.2 冰蓄冷

7.3 水蓄冷

7.4 電水蓄熱

8 熱泵系統

8.1 空氣源熱泵系統

8.2 地下水地源熱泵系統

8.3 地表水地源熱泵系統

8.4 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

8.5 污水(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水、中水與原生污水)源熱泵系統

8.6 海水源熱泵系統

9 太陽能供暖系統

9.1 一般規定

9.2 太陽能供暖系統的設計原則

9.3 太陽能集熱系統的控制

10 燃氣冷熟電聯供分布式能源系統

10.1 一般規定

10.2 系統類型和設備配置

10.3 燃氣冷熱電聯供分布式能源系統設計要點

10.4 能量消耗分析確定

11 保溫與保冷

11.1 一般規定

11.2 保溫、保冷材料的選擇

11.3 保溫、保冷層厚度的確定

11.4 保溫、保冷結構和要求

12 控制與檢測

12.1 一般規定

12.2 節能的控制策略

12.3 檢測儀表及控制裝置

附錄A 不同地區公共建筑各部分圍護結構傳熱系數限值

附錄B 自然通風設計中的室內、外環境要求

附錄C 高大空間熱壓作用下的自然通風(即簡化計算法)設計計算

……

節能相關技術介紹

工程實例

主要依據的標準規范

<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黄色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