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 著:[法]米歇爾·賽邦(Michel Set波)
[法]茜爾維·多維利耶(Sylvie Dauvillier)
譯 者:易 藝
字 數:100千
書 號:97875
356
8256
7
頁 數:240
出 版:湖南美術出版社
印 張:20
尺 寸:245毫米×28毫米
開 本:1/12
裝 幀:平裝
定 價:218.00元


編輯推薦
比肩馬格南的希帕圖片社
創建于1969年的希帕圖片社曾與12000名攝影師有過合作,培養了無數攝影大師。40年來,這些攝影師深入到世界各地記錄那些影響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踐行新聞攝影師的理想,展現人類世界真實的一面。
80位赴湯蹈火甚到獻出生命的攝影師
本書從
希帕圖片社合作過的攝影師中選出
80位,請他們講述標志其職業生涯的一幅圖片和創造了大事件的小故事。重現那個如今已結束的“黃金時代”,解釋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業余愛好者們如何一度使巴黎成為新聞攝影之都。
110幅定義歷史的新聞攝影作品
古巴導彈危機、柬埔寨紅色高棉奪權、西貢淪陷、石油輸出國組織維也納總部人質劫持事件、駐留在種族隔離制度下的南非、薩爾瓦多內戰、勃列日涅夫的葬禮、舊金山地震、柏林墻的倒塌、納爾遜·曼德拉獲釋、伊朗伊斯蘭革命、兩伊戰爭……見證世界歷史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都有希帕攝影師的存在。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的是世界四大圖片社之一、創建于1969年的希帕(SIPA)圖片社的故事。40年來,幾乎所有全球大事件發生時,都能看到希帕圖片社記者的身影。希帕圖片社在世界各地擁有12000名簽約攝影師,其中曾經有一大批獲得過全球新聞攝影的各種獎項。希帕圖片社非常重視培養和支持新秀,被認為是**名攝影記者的搖籃,在世界攝影與圖片史上有著輝煌的歷史。作者米歇爾·賽邦匯集了近110幅**名新聞攝影作品,并請它們的拍攝者、希帕現在和曾經的攝影師們以及新聞攝影“黃金時代”的見證者們講述作品背后的故事,以此向創始人戈爾申·希帕尤魯格致以深深的敬意。


著者簡介
米歇爾·賽邦
(Michel Setboun),法國戰地攝影師。1978年開始攝影生涯。他因拍攝 1979年伊朗革命而一炮走紅,之后又對阿富汗戰爭、兩伊戰爭等進行了報道。曾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的米歇爾·賽邦,到今體內還留著一顆子彈。20世紀90年代起,米歇爾·賽邦就開始著手一項更宏大的計劃——拍攝城市。到1991年,他脫離圖片社成為獨立攝影師之后,城市題材就成為他的首*目標。米歇爾·賽邦是一個極其勤奮的攝影師,似乎無時無刻不在拍照,因此也相當高產。2000年以后,他出版的各類城市主題的攝影集不下六部,包括《蒙古,無垠的夢境》《紐約眩暈》《開羅的復興》,以及三部巴黎作品(《巴黎—夜光盒》《從鐘樓上看巴黎》《漫步巴黎》)等。
茜爾維·多維利耶
(Sylvie Dauvillier),法國知ming記者,畢業于巴黎政治學院和里爾高等新聞學校。她在法國國家電臺嶄露頭角,之后周游世界各地,為《費加羅雜志》(
Le Figaro Magazine
)和《觀點》(
Point de Vue
)等雜志撰寫報道。她經常和攝影師一起工作,熟悉攝影記者的專長。目前她主要關注文化新聞,并為法國《藝術雜志》(
ARTE Magazine
)撰寫專欄。
譯者簡介
易藝,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高ji翻譯學院,曾任數場國際會議同聲傳譯,著有十余本譯作。


7 前言 希帕時代 讓-弗朗索瓦·勒魯瓦
8 引言 一份職業、一種激情、一個時代 米歇爾·賽邦
10 戈爾申·希帕尤格魯 新聞攝影界的巨擎 茜爾維·多維利耶
21 1971/1979 冒險,就是冒險
68 1980/1989 世界新秩序
134 1990/2001 數字革命……
188 2002/2011 年 其他視角、其他市場
227 技術備忘錄
228 攝影師的面孔
234 照片檔案說明
235 攝影師名錄
237 照片版權
239 鳴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