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是在探究、追溯、定格,為人類文明史上遠逝的曾經輝煌——圓明園,留下永恒的紙上輝煌。此次第2版主要是針對第八章圓明園四十景價值插圖、第九章中圓明園橋梁復建部分重寫和增補的工作,其他章節中在*版中由于隨著研究的深入一些不足之處包括更準確的說法和名次得以修訂。不僅補充了8年來圓明園遺址公園修復工程實踐的內容,還反映了作者與法國國家圖書館合作完成的《圓明園四十景》圖檔原件再造項目的*研究認識,真實及時地向讀者傳遞了圓明園研究的*成果。......

基本信息
............

............

《遠逝的輝煌:圓明園建筑園林研究與保護》內容源自中國建筑史領域知名學者、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郭黛妲教授帶領的課題組所做的關于圓明園建筑、山形、水系特色及變遷史的研究,并結合圓明園的保護問題,探討了歷史園林保護的理念,是圓明園研究領域既有理論價值、又具實踐意義的學術專著。
《遠逝的輝煌:圓明園建筑園林研究與保護》內容突破以往對圓明園的研究單純從歷史、技術或藝術角度的局限,運用“總體史”的史學研究方法,以新的視角探討了歷史園林發展的諸多影響因素,有所創見地、更地揭示了圓明園的輝煌成就,對于深入認識中國古典建筑園林成就和文化遺產保護具有重要價值。作者通過查閱、分析圓明園現存建筑圖樣(中國古代**保存下來的圖樣性檔案,俗稱“樣式雷”)、清代旨諭檔、奏折、做法清冊、銷算黃冊、工程備要等文獻檔案,考察了圓明園考古遺跡,對圓明園建筑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對圓明園的山水環境演變進行了科學細致的分析對比,對圓明園建設的歷史背景、各類建筑的個性以及圓明園所反映的清代中后期中國建筑的發展狀況等有諸多新的發現。
《遠逝的輝煌:圓明園建筑園林研究與保護》不僅披露了原始圖檔,且在對相關文獻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依據檔案和考古實跡復原了部分被毀建筑的形象,繪出了平、立、剖面圖,以使讀者不但能夠了解圓明園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而且能夠更方便地解讀古代工匠的建筑語言,真切地了解這座歷史園林的原貌。
《遠逝的輝煌:圓明園建筑園林研究與保護》適合建筑園林、文物保護、文史研究等專業人員,亦可供中國古典建筑園林愛好者和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閱讀。
......

............

郭黛姮,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中國建筑史學會理事、學術委員,中國圓明園學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圓明園研究會會長,“數字圓明園”項目創始人、首席專家中國紫禁城學會理事,《古建園林技術》雜志編委。師從我國建筑大師梁思成教授,研究中國古代建筑史。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從事古代建筑史的學術研究工作,在《營造法式》研究、文化遺產保護修復等多個不同領域,均作出了突出貢獻。榮獲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設計一等獎”、全國“工程勘察設計銀獎”等。
主持完成的古典建筑設計和重要文物建筑保護設計及規劃多項,郭黛姮教授先進的文化保護理念與高超的設計能力,其負責的項目譽為繼承與創新、歷史與現代、自然與文化完美結合的典范。如杭州雷峰新塔設計;珠海圓明新園設計、;歷史
4
年多調研和總結提升,編制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總體保護規劃》令嵩山歷史建筑群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恭王府保護規劃及修復設計恢復同光鼎盛時期的王府建筑;圓明園部分遺存保護及修復設計;數字圓明園建筑園林研究與保護
2013
年被科技部列為“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并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