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1513143375

編輯推薦
新版魯迅全集三大改動 有看頭:
與1981年版相比,此次《魯迅全集》修訂集中在三個方面:佚文佚信的增收;原著的文本校勘;注釋的增補修改。
其中,增收新發現的魯迅佚文24篇,新發現的魯迅佚信18封,加上1981年版未收入的魯迅《兩地書》原信68封和《答增田涉問信件集錄》等,使文集在總體規模上有所擴大。同時,新版《魯迅全集》刪去和調整篇目4篇,整部全集的收文 加全面、嚴謹。
在對原著的文本校勘中,本次修訂主要以魯迅校閱過的版本為準,參照手稿、初版本、初刊本及其他版本,對原文進行細致的核對和甄別,對1981版文字的錯漏進行改正。魯迅生前未發表而據手跡編入的作品,均據手稿進行了核校,這次修訂,校勘改動包括標點在內達1000余處。
這次修訂還對1981年版《魯迅全集》的注釋進行了全面、認真的審查核對,改正錯訛,增補不足,力求客觀。新版中新增注釋1000多條,修改原注釋1000多條。
修訂后的2005版《魯迅全集》共18卷,包括創作作品10卷,書信4卷,日記3卷,索引1卷,總字數約700萬。
內容簡介
隨著20多年來人文科學和魯迅研究的不斷發展,專家、讀者陸續發現1981年版的一些不足:魯迅的佚文、佚信不斷被發現,當時的注釋有其歷史的局限。此外,書中也有一些誤植、誤排的字。 重要的是,魯迅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應在全集中有所體現。新版《魯迅全集》新在哪里?其修訂原則是“以1981年版為基礎,增補不足,修訂錯訛”。根據現在的定稿,新版《魯迅全集》由原來的16卷增至18卷,書信、日記各增加了一卷,共計創作10卷,書信4卷,日記3卷,索引1卷,總字數約700萬字。
與1981年版相比,此次《魯迅全集》修訂集中在三個方面:佚文佚信的增收;原著的文本校勘;注釋的增補修改。
◆收文:書信、日記各增加了一卷
此次修訂,增收新的佚文23篇,佚信20封,魯迅致許廣平的《兩地書》原信68封,魯迅與增田涉答問函件集編文字約10萬字。
修訂編委會委員、紹興魯迅紀念館館長裘士雄介紹說,在認定的23篇佚文中,內容涉及古籍整理、介紹外國文學家作品和悼念文章等,體裁包括雜文、詩歌等,反映了魯迅文學創作道路的變遷和思想的演進。其中發表于1912年1月的《軍界痛言》一文尤為重要。該文痛斥了辛亥革命后光復軍在紹興的一些劣行,在當時曾觸動了一些光復軍人士,他們對照此文進行檢查,軍風有所改變。
與增收的文章相比,佚信的增收量 多。在新發現的20封佚信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魯迅寫給張琴孫、蔡元培、宋慶齡、胡適、江紹原、郁達夫、楊之華、申彥俊等社會名流、外國友人的。其中一封是1933年魯迅寫給宋慶齡、蔡元培商討共同營救被捕共產黨人的信,彌足珍貴。這些信件內容的涉及面很廣,包括文化交流、學術探討和生活等多個方面,反映了魯迅各個時期的思想活動和生活經歷。
在增收的書信中,專家們就兩個有爭議的問題達成了共識,即魯迅致許廣平的《兩地書》原信和魯迅、茅盾聯名致 祝賀紅軍東征勝利的信件。
1933年由青光書局出版的《兩地書》,魯迅在編輯過程中對原信做了很多改動,包括刪節內容、加寫部分文字,同時魯迅把原信全部抄錄保存了下來。但1981年《魯迅全集》出版時,魯迅原信尚未印行。此次修訂,在收入《兩地書》的同時,將魯迅的原信按時間順序與魯迅的其他書信一起編入書信卷,這樣既保存了《兩地書》作為獨立版本的完整性,又能使讀者看到魯迅原信的全貌。
魯迅、茅盾聯名致 祝賀紅軍東征勝利的信件,1995年全文被發現,但專家們認為,此信沒有原件依據,文字風格與魯迅手筆 不同,而且也不能證明此信經過魯迅審閱,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但魯迅、茅盾聯名給中央寫信確有其事,這封信具有很重要的文獻意義,并且在魯迅生前公開發表過,應該在全集中得到反映。修訂本將這封信編入書信卷附錄,作為資料,便于讀者查找。
據修訂編輯委員會成員、人民文學出版社現代文學編輯室主任王海波介紹,新版《魯迅全集》還刪去了經鑒定不屬于魯迅書信的《致北方俄羅斯民族合唱團》等。
◆校勘:改動了1000多處
據初步統計,此次修訂,校勘改動達1000多處,使魯迅作品的文本 加準確。負責全集第二卷修訂的張夢陽舉例說,收入《朝花夕拾》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我”按照閏土的父親傳授的方法,支起竹篩罩鳥,“明明見它們進去了,拉了繩,跑去一看,卻什么都沒有,費了半天力,促住的不過三四只。”這里“促住”為“捉住”之誤,而且一錯就錯了幾十年。張夢陽發現這個錯后,不是輕易去改,而是認真查閱了登在1926年《莽原》半月刊上的原文,得到確認后才改過來。再如收入《野草》的《好的故事》中“大紅花和斑紅花,都在水里面浮動,忽而碎散,拉長了,縷縷的胭脂水,然而沒有暈。”這里“縷縷的胭脂水”應為“如縷縷的胭脂水”,此文在《語絲》周刊發表時漏掉“如”字,魯迅當年曾在雜志上發過 正,但收入集子時未改過來。像這類校勘,看上去是一字之改,但要改這一個字,卻需要做大量嚴謹細致的考證工作。
◆注釋: 加客觀、公正、科學
修訂編輯委員會副主任林非和陳漱渝認為,此次《魯迅全集》注釋的修訂前進了一大步,對原注中帶有評價說明性的內容、帶有政治性和批判色彩的注釋酌情做了修改和刪節,把客觀性作為新版注釋的追求。此次修訂,注釋 為客觀、不發議論,不解釋魯迅原文的含意,對注釋對象不做評論,但要尊重歷史,對大是大非問題不能回避。如新月派、現代評論派、“第三種人”以及相關人物的注釋,刪去了評價,只客觀介紹情況。
按照“向中等文化程度的讀者提供相關資料和知識,同時對文化程度較高的讀者也有參考價值”的注釋宗旨,此次修訂新增注釋900余條,對1000多條原注做了重大修改,僅查補修改中外人物的生卒年一項就達到900余人。
專家們普遍認為,新版《魯迅全集》融會了20多年來魯迅研究的新成果、新資料,質量得到全面提升,內容 加充實嚴謹,學術資料的可靠性 強。單獨看某一處的修改,也許它很細微,甚至很瑣碎,但綜合每一個細微之處來看,《魯迅全集》的修訂呈現出的是蔚為大觀的氣象,體現了20多年改革開放對中國的社會生活、思想文化所帶來的深刻影響和變化。
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臺醫學院學醫,后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
目 錄
卷 墳 熱風 吶喊
第二卷 仿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編
第三卷 華蓋集 華蓋集續編 而巳集
第四卷 三閑集 二心集 南腔北調集
第五卷 偽自由書 準風月談 花邊文學
第六卷 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
第七卷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遺
第八卷 集外集拾遺補編
第九卷 中國小說史略 漢文學史綱要
第十卷 古籍序跋集 譯文序跋集
第十一卷 兩地書 書信(1904-1926)
第十二卷 書信(1927-1933)
第十三卷 書信(1934-1935)
第十四卷 書信(1936 致外國人士)
第十五卷 日記(1912-1926)
第十六卷 日記(1927-1936)
第十七卷 日記(人物書刊注釋)
第十八卷 附集
魯迅著譯年表
全集篇目索引
全集注釋索引
免費在線讀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臺醫學院學醫,后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后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 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 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 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后,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 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北洋軍閥政府所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世。1930年起,先后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抗 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 外 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魯迅著譯已分別編為《魯迅全集》〔十卷〕,《魯迅譯文集》〔十卷〕,《魯迅日記》〔二卷〕,《魯迅書信集》,并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后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藥》等先后被改編成電影。
1513143375

精 彩 頁:
.
1513143375

內容提要:
.
......
1513143375

作者簡介:
.
1513143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