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誰的青春不迷茫系列(我在未來等你+向著光亮那方+你的孤獨雖敗猶榮+誰的青春不迷茫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08949T
套裝包含:
9787508636207 誰的青春不迷茫 35.00
9787508659442 誰的青春不迷茫3:向著光亮那方 42.00
9787508645056 誰的青春不迷茫2: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39.80
9787559608949 我在未來等你 42.00

“你青春里所有的疑惑,曾是我的問題。”
認識劉同之前,知道他寫散文,寫他自己,寫身邊朋友,真誠,真實,感動不少人。沒想到,初次合作,他卻說,要寫小說。長篇。一個他想了多年的故事。
難不成,虛構的?心下暗驚。畢竟,文體之于作者,如兵器之于俠士。磨合久了,渾然一體。散文轉小說,真實轉虛構,好似林沖揮板斧,李逵掄大錘,難度高,風險大。
不過,他早已開寫,攔不住,只好等。
稿子分數批,每批數萬字,陸續到齊。看不到一半,一拍大腿,飆句臟話,心踏實了。除去主人公,其他好像是“真”的。而主人公——郝回歸,雖不叫“劉同”,卻依舊是他自己。
另一個他。
當年畢業,爸媽希望穩定,所以他考到了教師資格。雖然zhong進了傳媒,從“劉經理”做到“劉副總”,他卻常想,如果那時走另一條路,又會怎樣?
郝回歸,正是大學教師。
一個老師,為什么想回到過去?
既然回去,為什么要回十七歲?
因為有遺憾。他說,那些年的遺憾,不是做錯了什么,而是沒做什么。如果能回到那一年,或許就會好了。這想法當然不分年齡、性別。想彌補遺憾,想做沒做的,于是人人想穿越。十七歲,正是人生諸多遺憾的起點。
所以,看完整本書,你就會知道,這不是什么虛構的世界,不是純粹的小說。它依舊是你熟悉的那個劉同的故事,依舊是生活在劉同身邊的一些人。
只不過,這一次的故事更長,更飽滿。
只不過,這一次的主人公,是郝回歸,是劉大志。
當然,如果你也有過青春,有過遺憾,這本書寫的也可能是你。
希望讀過這本書的你,能找回那久違的另一個自己。
希望你會對他說:我會在未來等你,在每一個路口擁抱你。

你會不會偶爾產生那種“如果能回到那一年就好了”的念頭?覺得回到那一年,以我們當下的見識和心態,很多事能被改變。
36歲的大學老師郝回歸人生不盡如人意,一眼看得到終點。他很想回到自己的17歲,回到那個陽光而天真的時代,重新來過。
一次偶然,他真的回去了。
只不過,他并沒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他依然36歲。他成了高三實習班主任。班級里,他遇見了17歲的自己——一塌糊涂的劉大志。郝回歸知道劉大志的未來,也知道他的幸與不幸。他想改變他。
然而,當36歲的世故遇見17歲的熱血,遠沒有這么簡單……
如果有一天,你也遇見了從前或未來的自己,你會想什么?你會相信嗎?你會對他說什么?

劉同,青年作家,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現任光線影業副總裁。曾出版《誰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向著光亮那方》等作品。

自序
diyi章 忙·茫·盲
在某一年,每個人會埋下一顆人性的種子,我們會一起看它慢慢發芽,然后各自忙著瘋長,漸漸地,忘了關注彼此,再回頭才驚覺:你怎么變了?
第二章 既然回不去,那就認真留下來
一直以為,有些人見不到只是一時,還有下次;可慢慢才發現,有些人一分開就是一輩子。可惜的是,人們也常常不知道哪一次是一次。
第三章 高手
他不是打贏了我,他只是贏了我選的角色。
第四章 這世界有點兒假,可我莫名愛上它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能知道未來所有會發生的事情,你想知道嗎?
第五章 我們的青春一樣
每個人的青春不一樣,有的瘋狂,有的純粹。但每個人的青春又是一樣的,投入去愛,投入去拼,投入去憂愁,投入去證明自己。
第六章 有人在想你
我們對親近的人撒野,是覺得他們對自己無論如何能包容。但是我們常常忘了告訴他們這一點。
第七章 喜歡你
那么放肆地喊出“我愛你”,真是青春記憶中mei好的一個畫面。
第八章 愛如流星
你微微地笑著,不同我說什么。而我覺得,為了這個,我已等待了很久很久。
第九章 人生總有許多奇妙
人生總是奇妙的,一旦你努力去做一件事,如果結果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那么老天會給你一個更好的結果。
第十章 青春的秘密
青春里有很多秘密,但父母的秘密才是真正困擾我們的啊!
第十一章 推開世界的門
人只怕生銹,一旦關上與外界的門,鎖一生銹,別人走不進去,自己也走不出來了。
第十二章 不見不散
shijieshang遙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愛你,而是想你痛徹心扉卻只能深埋心底。
第十三章 朋友別哭
有人幸福,有人失落,有人想靠自己的成績闖出一條路,有人要去陌生的環境,有人做著離去的準備……
第十四章 我們會再相遇
我會在未來等你,在每一個路口擁抱你。
后記

“我叫郝回歸,你看到的我,并不是我自己喜歡的樣子。”
郝回歸,36歲,是教了8年馬哲的大學老師。18歲之前,郝回歸的名字叫劉大志。18歲的某一天,劉大志的父母正式離婚,當時電視上正在播紀念香港回歸的新聞,他的媽媽郝鐵梅就直接給劉大志改名為郝回歸。
大多數人提到郝回歸,會先嘖嘖稱贊郝鐵梅管教得好。
高三前,郝回歸的成績一塌糊涂。不知怎么,到了高三,突然有點兒醒悟,靠著爆發式的學習和郝鐵梅用全家2萬元積蓄換來的“定向培養”加分指標,郝回歸終于上了大學。入校那天,郝鐵梅告訴郝回歸今后要把握機會發憤圖強——考研、留校,成為大學老師。不忍心再讓媽媽失望的郝回歸一步一個腳印,朝著那條指明的道路前進,真的成為一名高校教師。從那一刻起,郝回歸大學教師的身份就成了郝鐵梅翻身的資本,也成了鄰里鄉親口中的榜樣,甚連他自己也認為自己的人生圓滿了。
一年、兩年、三年,他一直兢兢業業地上課,其他同事開始利用更多的時間研究課題、撰寫論文、晉升職稱;四年、五年、六年,同事們繼續追求著更多目標,郝回歸依然教著馬哲。眼看自己年紀越來越大,學校照顧性地讓他成了講師,可每天依然要上八節課,人生一點兒希望沒有。他嘗試著跟領導說自己也想有更多時間做課題研究。領導說:“回歸啊,我們很需要你這種踏實的老師。這樣好不好,等明年我們再招一位馬哲老師就解放你。”
郝回歸信了,熬過第六年,直奔第七年。第八年,領導也換了,誰想不起來要對郝回歸的未來負責。他想過很多次辭職,可是剛嘗試說出心里的感受,周圍熟人就說:“大學老師!那么好的工作你不要,腦子是不是壞了?做什么研究,穩定才zhongyao。”他有幾個高中死黨,一起逃過學,抄過作業,打過架,彼此知根知底,只有他們才能理解郝回歸心里的痛苦。他的表妹夫陳小武,賣豆芽出身,靠著自己的努力一直做到湘南農貿市場的大老板。郝回歸對陳小武說:“小武啊,我這大學老師的工作怕是做不下去了。”話還沒落地,陳小武就拍著他的肩膀說:“是不是工資特別低?我前幾天從查干湖搞了批魚,一來一回凈掙20萬。你有文化,干脆幫我去管這個生意。”
“我不是嫌錢少,只是覺得自己的工作看不到未來。”
“不就是錢少才看不到未來嘛。”
郝回歸覺得自己沒辦法和陳小武聊下去了,開口閉口就是錢。小時候,他們聊個屁可以聊上一整天,可現在,郝回歸說出自己的心里話,陳小武居然聽不懂了。
陳桐是郝回歸高中校園的學霸、男神,高考前為了幫他打架,被打破了頭,休息了兩個月,導致高考失利,現在是一名公務員,剛剛參加完政府考試,成了當地工商局年輕的副局長。
“陳桐,我想辭職,不想再做大學老師了……”
“回歸,不是我說你,不管是政府還是高校,除了本事過硬,更重要的就是走動,你以為我光靠考試就能當上副局長?別開玩笑了。你不想做大學老師不就因因為得不到提拔看不到希望。聽我的,看看你需要什么,告訴我,我幫你合計合計。”
郝回歸知道陳桐是為自己好,但隨著自我剖析得越深,他就越清楚——其實自己根本就不愛這份工作,這全是媽媽的安排,甚這些年自己能撐下來,也是因為周圍人覺得這工作很光榮。可是他36歲了,繼續做下去,就是在為別人的愿望而消耗自己的生命。
他跟表妹叮當訴苦,話還沒說一半,有人進來了。叮當立刻站起來對每個人介紹:“這是我哥,郝教授,厲害吧。”郝回歸壓低聲音對她說:“我不是教授,只是講師。”叮當毫不在意地說:“啊呀,你這人怎么這樣,你在學校教授知識,那就是教授!”
呵呵,根本就沒有人在意自己在說什么,他們只在意他們認為對的。他想,要不,干脆就跟媽媽直接攤牌?可沒想到,媽媽突然患了腦血栓,被搶救過來后,一直握著他的手說:“大志啊,媽媽身體越來越差了,就是對你放心不下,幸好當年你聽了媽媽的話,成了大學老師。現在,你也要考慮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了,不然媽媽覺得你的心理有問題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郝回歸的人生就像陷入了沼澤,每走一步,離死亡更近一些。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他內心的痛苦也越來越大。以前心里閃過一些不快,但總覺得忍一忍就好了。有人說時間能磨平銳利,可對于郝回歸而言,時間就像個放大鏡,把內心的不妥協一點兒一點兒放大,直到無法回避。
郝回歸終于承認了一點——自己的人生早已被綁架,被媽媽綁架,被周圍人綁架,他們認為自己應該這么過,他們認為自己的工作很好,于是自己就只能這么過,連商量的余地沒有。
他無法對家里說一個“不”字,他不能對朋友說自己工作很糟糕,他習慣被領導忽略。不知不覺中,他成了茫茫人海中一具漂浮的活尸體。他知道這么下去,不久的未來,如果他chedi放棄抗爭,就會從一具活尸體變成“生活的死尸”。
無人可交流,郝回歸上網寫了自己的心聲。
“36歲的我是一名大學老師,現在weiyi能讓我激動的事就是能拒絕別人一次,能和別人吵一架,鼓起勇氣打一架,做一些從來不敢做的事,不是這些事有吸引力,而是我很想告訴自己我還活著。”
郝回歸想找志同道合的人,可等了很久,等到一條留言:“36歲?大學老師?想和人吵架?打架?能不能不要這么幼稚,36歲要面對的難道不是如何安穩地過完這一生嗎?”
郝回歸很生氣,正是因為這樣的人太多,才令自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他決定反抗,既然不能辭職,那就從xiao的事開始做起。第二天是表妹叮當的女兒丫丫的百日宴,很多許久不見的老朋友會參加,郝回歸想讓自己變得不太一樣。
“我想要變得不太一樣,不是證明我很好,而是證明我還活著。”
郝回歸躺在床上,手機振動了一下。叮當在群里發了一張她昨晚和微笑的對話截圖。
微笑:“我和紅包在路上!”
叮當:“我結婚后,咱們就再也沒見過,好想你!”
微笑:“我也很想你們,你生丫丫之后變胖了嗎?”
叮當:“胖了幾十斤,現在瘦回來了。你也教教我,怎么讓自己變得更有氣質。”
微笑:“好啊,我得關機了,十五個小時后見。”
發完截圖,叮當又補了一條信息:“咱們這個群名現在正式改成‘郝回歸相親群’,希望郝教授能把握好機會,一舉將微笑拿下。”
郝回歸:“叮當,你夠了啊。”
陳桐:“直接把微笑拉進群,大家給說道說道,可能就成了也說不定。”
陳小武:“加加加。郝回歸你要是再沒種,我就把微笑介紹給我朋友了。人家一個個是身家千萬,準把微笑給拿下。”
郝回歸煩陳小武這樣子,三句話準繞到錢上。
“老公,你以為微笑和我一樣俗氣嗎?人家眼光可高了,必須是大學教授才行。”
“我說了我不是教授!”
“所以才輪不到你啊。”
群里鬧成一團。
郝回歸的人生也不是一望無際的黑暗,在他內心的深處,還有一絲微光,透過這微光,能隱約看到微笑。微笑是郝回歸的初戀,更準確一點兒說應該是初暗戀。5歲時,剛學完跆拳道、剃著平頭的微笑在街角出手解救了被一群小孩圍攻的郝回歸,之后兩家相識,兩人又就讀同樣的小學、初中、高中。從那時開始,微笑便一直深深地藏在郝回歸的心里。
微笑也是高中的五人組之一,從小父母離異,媽媽去了美國,她跟著爸爸長大。高三那年,微笑的爸爸破產、離世,在破產前,他安排微笑出國念書。整個過程,郝回歸一直看在眼里,把想說的話憋在心里,因為他想成為微笑生命中的另一個男人,但總找不到時機。而且這么多年過去了,他也沒有聽說微笑談戀愛。郝回歸問過叮當,叮當也搖搖頭:“她應該沒有做好戀愛的準備吧。”是沒有喜歡的人,還是沒有人值得她喜歡?不過這似乎對郝回歸構不成障礙。郝回歸心里做了一個決定,誰說告白了就必須在一起。敢說出來,這是對自己的交代。告白不是為了成功,而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中不再留有遺憾。
微信群的人數從4變成5,叮當已經把微笑拉進了群。郝回歸嚇得立刻把群名改成了“慶祝丫丫百日宴”。
“你不?”叮當立刻來了一條私信。
“我只是不想太張揚!”
“你還不認?我們這是正大光明!你那是暗度陳倉。”
“我只是不想讓她失望,也不想讓自己失望。”
“哥,你是不是微博上的睡前故事看多了?”
101125009

......
101125009

......



10112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