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首頁 / 商品詳情

機械通氣(第4版)

原價:¥100.64優惠券:¥12券后價:¥88.64

《機械通氣》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朱蕾教授主編,自2001年5月出版以來,已經修訂更新至第4版,印刷十余次,廣受讀者歡迎和認可,被譽為機械通氣方面必不可少的經典參考書和工具書。......

604304831

基本信息

*篇

機械通氣相關基礎知識1

*章機械通氣相關的呼吸系統解剖 / 2

*節呼吸道的結構特點與功能 / 2

第二節肺與肺泡 / 6第二章呼吸生理 / 7

*節肺容積和通氣功能 / 7

第二節肺通氣的動力和阻力 / 9

第三節肺的血液循環 / 16

第四節氣體在肺內的交換 / 19

第五節呼吸的調節 / 21第三章動脈血氣分析 / 23第四章呼吸衰竭 / 27

*節呼吸衰竭的基本知識 / 27

第二節不同類型呼吸衰竭的特點 / 31第五章機械通氣相關性酸堿平衡失調與電解質紊亂 / 33

*節酸堿與酸堿平衡失調 / 33

第二節機械通氣相關性酸堿平衡失調 / 35

第三節機械通氣相關性電解質紊亂 / 37第六章氧氣療法 / 39

*節低氧血癥和缺氧 / 39

第二節氧氣療法的臨床應用 / 40第二篇

機械通氣理論與技術49第七章機械通氣的基礎理論 / 50

*節呼吸機的基本結構 / 50

第二節機械通氣的基本概念 / 55

第三節機械通氣的基本特性 / 59

第四節完成機械通氣的基本要求 / 62

第五節機械通氣模式 / 63

第六節客觀評價新型機械通氣模式 / 70

第七節機械通氣的參數 / 73

第八節呼吸機的監測 / 75

第九節呼吸機的報警 / 76

第十節呼吸機的臨床分類 / 76第八章機械通氣的生理學效應 / 77

*節機械通氣對氣體交換功能的影響 / 77

第二節呼吸機相關性肺損傷 / 80

第三節機械通氣對呼吸肌的影響 / 85

第四節機械通氣對循環功能的影響 / 85

第五節機械通氣對胸腔外臟器功能的影響 / 91

第六節機械通氣對其他呼吸功能的影響 / 91第九章機械通氣裝置對呼吸功的影響 / 93第十章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 95

*節基本概況和問題 / 95

第二節發病機制和危險因素 / 96

第三節傳統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診斷中的問題 / 97

第四節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合理診斷 / 104

第五節治療策略 / 107

第六節典型病例分析 / 109第十一章基礎機械通氣模式 / 124

*節容積輔助/控制通氣 / 124

第二節定容型同步間歇指令通氣 / 136

第三節壓力支持通氣 / 140

第四節同步間歇指令通氣加壓力支持通氣 / 148

第五節壓力輔助/控制通氣 / 152

第六節壓力控制間歇指令通氣 / 159

第七節反比通氣 / 160

第八節貌似正比的反比通氣 / 162

第九節指令分鐘通氣 / 163第十二章呼吸機功能和性能的完善 / 165

*節吸氣觸發與呼吸機同步 / 165

第二節持續氣流、可變氣流、按需閥和伺服閥送氣 / 170

第三節持續氣流 / 171

第四節流量觸發 / 172

第五節雙水平氣道正壓和雙相氣道正壓 / 173

第六節成比例通氣的理論與技術 / 177

第七節神經調節輔助通氣 / 181第十三章內源性呼氣末正壓 / 185

*節內源性PEEP測定 / 185

第二節內源性PEEP的發生機制及產生原因 / 186

第三節內源性PEEP的臨床意義 / 187

第四節肺過度充氣的判斷 / 188

第五節內源性PEEP和肺過度充氣的處理 / 189第十四章PEEP的作用及合理應用 / 190

*節CPAP/PEEP閥和PEEP的基本概念 / 190

第二節PEEP的效應 / 190

第三節PEEP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應用 / 191

第四節PEEP在肺水腫所致低氧血癥患者中的應用 / 194

第五節PEEP治療低氧血癥患者時容易忽視的問題 / 194

第六節PEEP對抗PEEPi的特點及要求 / 195

第七節經常被忽視的PEEP作用 / 196

第八節PEEP的不良反應 / 196第十五章機械通氣的呼吸生理學基礎與策略 / 198

*節機械通氣與組織供氧 / 198

第二節與機械通氣有關的力學概念 / 200

第三節壓力容積曲線及其臨床應用 / 202

第四節吸氣相壓力容積曲線與機械通氣策略的選擇 / 209

第五節流量容積曲線與呼吸形式的調節 / 213

第六節允許性高碳酸血癥 / 214

第七節自主性通氣 / 219第十六章機械通氣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 226

*節機械通氣的適應證 / 226

第二節機械通氣的禁忌證 / 229第十七章肺大皰和低血壓患者的機械通氣策略 / 231

*節機械通氣對肺大皰的影響和通氣策略的選擇 / 231

第二節機械通氣對低血壓的影響和通氣策略的選擇 / 232第十八章機械通氣的應用技術 / 235

*節呼吸機的選擇 / 235

第二節通氣模式的選擇原則 / 237

第三節通氣參數的調節原則 / 238

第四節初始機械通氣 / 240

第五節自主呼吸與機械通氣的同步 / 241

第六節機械通氣的撤離 / 250

第七節機械通氣各個環節的常見問題及處理對策 / 251第十九章鎮靜劑、鎮痛劑和肌松劑在ICU的應用 / 255

*節鎮靜劑、鎮痛劑和肌松劑的應用概述 / 255

第二節鎮靜劑、鎮痛劑、肌松劑及其臨床評價 / 255

第三節鎮靜劑、鎮痛劑和肌松劑在機械通氣中的合理選用 / 260第二十章機械通氣的連接 / 263

*節機械通氣連接概論 / 263

第二節機械通氣連接的基本概念 / 263第二十一章無創正壓通氣 / 268

*節經面(鼻)罩機械通氣的基本知識 / 268

第二節經面(鼻)罩機械通氣的同步 / 269

第三節影響經面(鼻)罩機械通氣的因素 / 271

第四節經面(鼻)罩機械通氣的優點、問題和處理對策 / 274第二十二章經面(鼻)罩機械通氣在COPD患者的應用 / 276

*節COPD患者的病理生理特點適合無創正壓通氣 / 276

第二節影響COPD患者無創通氣療效的因素和機械通氣的調節 / 277

第三節COPD患者無創通氣的其他問題及處理對策 / 278第二十三章非COPD所致呼吸衰竭的無創通氣治療 / 280

*節常見疾病的無創正壓通氣 / 280

第二節無創正壓通氣的擴展 / 283第二十四章BiPAP呼吸機的特點及無創通氣時的操作要點 / 285

*節BiPAP呼吸機的特點 / 285

第二節BiPAP呼吸機的使用要求 / 286第二十五章人工氣道的建立和管理 / 290

*節人工氣道的類型 / 290

第二節人工氣道的管理 / 293

第三節撤機和拔管 / 296第二十六章人工氣道機械通氣的臨床應用 / 297第二十七章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 / 299第二十八章機械通氣患者的監測 / 301

*節危重癥監測概論 / 301

第二節機械通氣模式和參數的基本監測 / 302

第三節生命體征的監測 / 305

第四節循環功能的監測 / 306

第五節中心靜脈壓監測的誤區及處理對策 / 309

第六節呼吸形式的監測 / 310

第七節血氣的監測 / 311

第八節非常規呼吸功能指標的監測 / 317

第九節機械通氣時呼吸波形圖的監測 / 320

第十節食管內壓的監測及臨床意義 / 325第二十九章機械通氣的撤離技術 / 327

*節影響機械通氣撤機的因素 / 327

第二節機械通氣的撤離方法 / 330

第三節自主呼吸試驗 / 335

第四節撤離呼吸機的問題、失敗原因及處理對策 / 338

第五節停機時氣囊的管理 / 342

第六節拔管及拔管后的管理 / 344第三十章非常規呼吸支持技術 / 346

*節負壓通氣 / 346

第二節高頻通氣 / 348

第三節氣管內吹氣 / 350

第四節肺表面活性物質的臨床應用 / 351

第五節一氧化氮吸入療法 / 354

第六節液體通氣 / 355

第七節氦氧混合氣輔助機械通氣 / 356

第八節體外氧合療法 / 356

第九節體位療法 / 357第三篇

機械通氣在不同疾病中的應用359第三十一章神經肌*疾病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 / 360

*節中樞神經疾病 / 360

第二節周圍神經疾病或肌*疾病 / 362第三十二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 / 364

*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基本特點和治療原則 / 364

第二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理生理特點 / 364

第三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基本治療 / 367

第四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 / 369

第五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機械通氣患者的撤機 / 374

第六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營養治療 / 376

第七節COPD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 / 377第三十三章危重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 / 378

*節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呼吸生理變化 / 378

第二節危重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機械通氣選擇 / 380

第三節肺過度充氣的判斷、鑒別與處理 / 382

第四節危重哮喘患者機械通氣治療 / 383

第五節經面罩無創正壓通氣 / 385

第六節氦氧混合氣與機械通氣 / 386

第七節重癥哮喘的綜合治療 / 386

第八節典型病例分析 / 387

第九節通氣參數的調節和評價 / 390第三十四章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 / 392

*節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診斷的缺陷 / 392

第二節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 392

第三節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呼吸生理學特點 / 395

第四節機械通氣治療的基本原則 / 398

第五節機械通氣的臨床應用 / 398

第六節允許性高碳酸血癥的陷阱 / 400

第七節吸入氣氧濃度和呼氣末正壓的關系 / 401

第八節非常規呼吸支持治療 / 402

第九節綜合治療 / 403第三十五章重癥肺炎的機械通氣治療 / 405

*節重癥肺炎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關系 / 405

第二節重癥肺炎的病理類型與機械通氣治療 / 405

第三節重癥肺炎的局部和全身性反應與綜合治療 / 407第三十六章心源性肺水腫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 / 409

*節心源性肺水腫的治療現狀 / 409

第二節心源性肺水腫的病理生理和臨床特點 / 409

第三節機械通氣的治療作用 / 411

第四節機械通氣相關性肺水腫 / 413

第五節機械通氣在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應用 / 414第三十七章單肺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 / 416

*節單肺的解剖和生理學特點 / 416

第二節單肺患者的機械通氣策略 / 416第三十八章圍手術期的呼吸管理 / 419

*節圍手術期的呼吸生理變化 / 419

第二節手術后常見的肺部并發癥及處理 / 421

第三節引起肺功能降低的胸部疾病 / 426

第四節與手術有關的主要肺功能參數 / 427

第五節其他影響圍手術期肺部并發癥的因素 / 428第四篇

機械通氣相關綜合治療與管理431第三十九章機械通氣患者的營養支持 / 432

*節營養支持概況 / 432

第二節呼吸與營養 / 432

第三節機械通氣患者的基本營養支持 / 433

第四節危重癥患者的營養支持策略 / 440

第五節危重癥患者緩解期的營養支持 / 442

第六節撤離機械通氣時的營養支持 / 443

第七節難治性營養不良患者的營養支持 / 444

第八節營養支持與組織氧供的維持 / 444第四十章液體復蘇的臨床應用與客觀評價 / 448

*節液體復蘇的相關概念 / 448

第二節液體復蘇的基本內容、問題和處理對策 / 448第四十一章呼吸系統的引流 / 455第四十二章機械通氣患者的護理 / 458

*節病情觀察 / 458

第二節機械通氣患者的基礎護理 / 459

第三節經面罩機械通氣患者的護理 / 461

第四節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患者的護理 / 462

第五節氣管切開機械通氣患者的護理 / 463

第六節呼吸道濕化和吸痰的護理 / 464

第七節機械通氣治療時的護理 / 465

第八節撤離呼吸機的護理 / 466第四十三章呼吸機消毒、保養與維護 / 467

*節呼吸機的消毒 / 467

第二節呼吸機的保養與維護 / 468參考文獻 / 471附錄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機械通氣相關規范475附錄一無創正壓通氣應用規范 / 476

附錄二人工氣道的建立和管理規范 / 484

附錄三人工氣道機械通氣應用規范 / 490

附錄四呼吸系統的引流規范 / 492

附錄五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診治規范 / 495

附錄六圍手術期的呼吸管理規范 / 501

附錄七胸部手術的氣道管理規范 / 506......

604304831

............

604304831

此次修訂,與第三版相比,雖總體框架未變(仍分為四篇),但對章節和內容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如大幅度刪減陳舊內容,優化章節,對內容重新修正,增繪大量插圖,更新機械通氣領域的新觀點和研究進展等。

本書分為四篇,共43章。*篇為機械通氣相關基礎知識,共6章,包括呼吸系統的解剖和呼吸生理、血氣分析、呼吸衰竭等,重點是呼吸衰竭和氧氣療法。第二篇為機械通氣的理論與技術,共24章,是本次修訂改動較大的部分,也是本書的重點和難點。首先,介紹呼吸機和機械通氣的基本知識、機械通氣的模式、參數和效應,重點是常用通氣模式的衍變和現代通氣模式的特點、波形圖變化及其臨床意義,機械通氣在不同情況的應用方法、常見問題和處理對策。其次,對呼吸機的工作原理和新型通氣模式、PEEP和內源性PEEP的詳細介紹,重點闡述機械通氣的目的、生理學基礎和通氣策略。再次,介紹了機械通氣應用技術,不同通氣環節的常見問題及處理對策,鎮靜劑和肌松劑的應用,特殊情況的機械通氣方法,BiPAP呼吸機的應用,無創正壓通氣和人工氣道機械通氣,人工氣道管理,機械通氣患者的監測,特別是波形圖的監測;*后簡單介紹非常規呼吸支持技術。第三篇為機械通氣在不同疾病中的應用,共8章,包括神經肌*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重癥肺炎、心源性肺水腫、單肺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以及圍手術期的呼吸管理。第四篇為機械通氣相關綜合治療與管理,共5章,包括患者的營養支持、液體復蘇和護理,呼吸系統的引流,呼吸機的保養與維護等內容。附錄部分收錄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機械通氣的相關規范,方便讀者查閱和借鑒。

本書編寫人員皆為臨床一線工作人員,并有從事相關科研工作的經歷,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文字精煉,配有200余幅插圖,并附有大量的典型病例分析,是編者們臨床實踐和科學實驗的總結,科學性高,可讀性及實用性強。......

604304831

............

604304831

朱蕾:主任醫師,博導,肺功能室主任,中華呼吸學會肺功能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內科培訓專業指導委員會、全國醫師定期考核呼吸專業第二屆編輯委員會委員,《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評審專家。

主要從事呼吸病和危重病的醫、教、研工作。在國內率先開展無創機械通氣技術的系統研究,是國家“八五”攻關課題“發展無創性機械通氣預防和治療肺心病呼吸衰竭技術”和“九五”衛生部重點課題“呼吸衰竭治療新技術”的主要完成者。率先開展圍手術期和呼吸機相關肺炎患者呼吸道管理的系統研究,*提出肺泡引流和呼吸系統全程引流的概念和實施措施。率先開展心功能不全患者呼吸生理學變化的實驗和臨床研究,*提出中心靜脈跨壁壓的概念,克服了中心靜脈壓反映血容量的缺陷,證實了機械通氣的正性肌力作用。《機械通氣治療重癥心功能不全的實驗和臨床研究》通過上海市成果鑒定。在肺功能、復雜體液紊亂等方面也取得了系列成果。......

604304831

<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黄色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