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首頁 / 商品詳情

路易斯康 建筑師中的哲學家 路易斯康傳記 建筑家小傳哲學思考作品介紹實踐方法建筑外觀設計作品思想書籍走向新建筑外部空間設計

原價:¥34優惠券:¥2券后價:¥32

內容簡介

路易斯·康,美國現代著名建筑師、教育家、哲學家,發展出一套嶄新的理論和造型的語言,為現代建筑注入新的生命。

他不僅是當代建筑師重要的精神導師,還是影響安藤忠雄、改變世界美學的建筑大師。

他追求構筑合理性的設計思維,反對現代主義建筑隱藏構筑邏輯的表現形式。

他是建筑設計中光影運用的開拓者。

20世紀50年代后,路易斯·康的作品相繼問世,分散于美國、英國、印度、孟加拉國等國家,例如耶魯美術館、理查德醫學研究實驗室、薩克生物研究中心、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學院圖書館、金貝爾藝術博物館、耶魯大學英國藝術中心等。

他的作品往往呈現出服務與被服務的空間組織特征,整合了結構系統、材料、光線、幾何原型等于一體。

1971年獲美國建筑師協會金質獎章。1972年獲英國建筑師協會建筑藝術皇家金質獎章。

路易斯·康(Louis I. Kahn)是繼賴特(Frank Lloyd Wright)之后,美國極富影響力的建筑名家之一。

在相對短暫的建筑生涯中,創造出非常多的傳世之作,完成設計作品的優質率非常驚人。

本書不僅對路易斯·康的作品進行解讀,對他本人也做了介紹,整本書由簡入深,書籍結構緊湊,非常適合閱讀。

本書分三大部分。

*部分介紹了路易斯·康的成長背景、各階段作品背后的構想與影響。

第二部分是路易斯·康六件代表性作品的深入賞析。

第三部分是路易斯·康的哲學思考,他的理論讓硬梆梆的結構、建筑設備系統增添了生命力與現代性。

顯示部分信息

作者簡介

施植明,法國國家建筑師文憑(巴黎拉維萊特建筑學院)。現任臺灣科技大學建筑系教授、建筑思維研究室主持人;著有《閱讀巴黎》、《建筑省思》、《科比意:二十世紀的建筑傳奇人物柯布》等,并譯有許多建筑相關書籍,如《場所精神——邁向建筑現象學》。

劉芳嘉,臺灣科技大學建筑博士,曾任建筑系、室內設計系兼任講師,目前為建筑師事務所設計師。

目 錄

作者序

Part 1

靜謐與光明的建筑旅程

路易斯·康的成長背景與作品介紹009

動蕩的幼年期

早生的藝術才華

從藝術到建筑

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國老師

建筑師事務所初體驗

與埃絲特相遇

歐洲建筑旅行

事業轉折與婚姻生活

歐洲現代建筑在美國流行

關注住宅設計的ARG

推動低收入住宅設計

建立論述

邁向建筑大師之路

到耶魯大學任教

羅馬美國學院駐院建筑師

耶魯美術館擴建

事業與情感的關鍵人物安妮

耶魯美術館結構設計

回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

想玩大的:城市規劃

從小實踐:特棱頓更衣室

讓結構與建筑巧妙結合

使用不便的偉大建筑

薩克疫苗發明者的青睞

人生的另一座高峰:薩克生物研究中心

海外委托大案之一:印度管理學院

海外委托大案之二:達卡國會大廈

如神圣空間的圖書館

美術館本身也是一件藝術品

為藝術而存在

后一幢建筑傳世之作 未完成的建筑故事

遺產

傳人

深思熟慮的設計思考

Part 2

空間本質的探尋

路易斯·康代表性作品賞析 089

1. 1951—1953 /耶魯美術館(Yale Art Gallery)092

2. 1957—1964 /理查德醫學研究實驗室(Richards Medical Research Laboratories)098

3. 1959—1965 /薩克生物研究中心(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104

4. 1965—1972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學院圖書館(Phillips Exeter Academy Library)110

5. 1966—1972 /金貝爾藝術博物館(Kimbell Art Museum)115

6. 1969—1974 /耶魯大學英國藝術中心(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120

Part 3

建筑的內在革命

空間和設備系統的整合 125

1. 設備的整合形式127

2. 建筑構造與設備配管的整合133

3. 路易斯·康的建筑思維與實踐之一:實驗室141

4. 路易斯·康的建筑思維與實踐之二:圖書館158

5. 路易斯·康的建筑思維與實踐之三:美術館167

6. 結語192

索引195

圖片出處200

顯示部分信息

前 言

印象中早聽到路易斯·康的名字,是在漢寶德先生在花蓮縣秀林鄉設計的洛韶山莊(1971 年)的幾何切割造型,以及臺北仁愛路上的中心診所(1973 年)墻面上所開的大圓洞,被提及受到路易斯·康的影響。漢先生翻譯耶魯大學建筑史教授斯卡利(Vincent Scully)在1962 年所出版的路易斯·康專著,在1973 年出版了《路易士·康》,應該是早引進路易斯·康的人。

奇怪的是,當年在賀陳詞老師的近代建筑史課程里,我對路易斯·康并未留下絲毫的記憶,反倒是,在我大三時(1982 年),從美國學成返回東海大學建筑系任教的張肅肅老師到成功大學建筑系演講,介紹路易斯·康的作品,流露出對路易斯·康的無限愛慕之情,引發學妹趙夢琳在晚會表演時,傳神的一句俏皮話:“非路易斯·康不嫁!”經過三十多年后,至今仍記憶猶新。

媒體評論

雖然路易斯·康的作品不多,但每個都是經典。——貝聿銘

思想改變社會;建筑改變可見的、功能的環境。有時候,一個人的創造力能跨越兩者;而人們用來表達情感和身體需要的方式不會一成不變。路易斯·康就是這樣一個男人。——紐約時報

書本極其重要,沒有人曾經付清過一本書的價值,他們僅僅付清了它的印刷費用。 ——路易斯·康

在線試讀

建筑師事務所初體驗

路易斯·康畢業后的份工作在費城的莫利特(John Moliter)建筑師事務所,任職一般的繪圖員,主要設計警察局、消防隊與醫院。莫利特也曾到法國巴黎美術學校留學過,建筑風格非常傳統保守。

1925 年,費城為了慶祝美國獨立宣言簽署一百五十周年,規劃在1926 年舉辦“一百五十周年國際展覽”,莫利特負責設計主要的建筑物,他為此成立了專門的設計小組,康也是小組成員,他們設計了6 幢臨時性的建筑物,在鋼架上被覆涂上灰泥的木板,讓24 歲的康接觸到真實的構筑。所有的建筑物在1927 年展覽結束后全部拆除,展覽場地成為公園。

在莫利特建筑師事務所工作一年后,康進入專門設計電影院的威廉·李(William H. Lee)建筑師事務所。事務所的工作無法滿足康的創作雄心,讓他開始向費城以外的地方尋求設計靈感。當時有不少來自歐洲的現代建筑師移居美國,例如維也納建筑師辛德勒(Rudolph Schindler) 一開始在賴特(Frank Lloyd Wright) 事務所任職,之后在加利福尼亞州開業,1926 年設計的羅威爾海灘別墅(Lovell Beach House),展現了歐洲現代建筑的一些創新手法:拒絕任何裝飾的混凝土與灰泥墻體與大面玻璃,形成強烈的虛實對比效果。另外一位來自維也納的建筑師諾伊特拉(Richard Neutra)也追隨洛斯(Adolf Loos)認為“裝飾是罪惡”的主張,1929 年同樣為羅威爾家族在好萊塢設計了一幢運用預制鋼結構的健康住宅(Health House)。康對加利福尼亞的狀況是否了解,則不得而知。

歐洲建筑旅行

康在1928 年春天前往歐洲旅行一年,展開當時美國建筑師視為自我提升不可或缺的一趟建筑之旅。首先抵達英國,之后繼續到荷蘭、德國、丹麥、瑞典、芬蘭,然后到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看他的老家,在只有一個房間的外祖母家中打了將近一個月的地鋪。位于波羅的海的薩列馬小島上的城堡仍舊是小鎮的焦點,讓康留下深刻的印象,影響了他日后對于紀念性結構的重視。

康從愛沙尼亞到德國參觀了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 在柏林完成的西門子城住宅開發計劃(Siemensstadt Siedlung),之后轉往奧地利與匈牙利,并到意大利待了五個月,參觀阿西西(Assisi)、佛羅倫薩、米蘭與圣吉米亞諾(San Gimignano),塔樓林立的中世紀山城成為日后設計的靈感來源。之后一路南下,經過羅馬到帕埃斯圖姆(Paestum)參觀公元前五世紀建造的希臘神廟。從一路上所畫的許多速寫看來,康并不重視細部的描繪,而是刻意表現建筑體量組構的幾何關系,將建筑物約簡成其形式的本質,并不太在乎再現真實生活。

1930 年3 月康抵達巴黎, 與在費城工業藝術學校的同學賴斯(Norman Rice)碰面。賴斯是到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事務所工作的位美國人。當時勒·柯布西耶已提出300 萬人的當代城市構想,以210 米高的60 層樓塔樓群形成的商業中心,外圍環繞著鋸齒狀的集合住宅,以及結合別墅與公寓的中庭式集合住宅。賴斯后來回憶說,康當時對勒·柯布西耶的作品并不太感興趣,不過很難想象他會忽略勒·柯布西耶在當時所掀起的一場建筑革命。

顯示部分信息

<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黄色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