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這就是紐約》
《這就是倫敦》
《這就是巴黎》
《這就是羅馬》
《這就是威尼斯》
《這就是希臘》
《這就是愛爾蘭》
《這就是老香港》
《這就是澳大利亞》
《這就是舊金山》
《這就是慕尼黑》
《這就是登月之路》
《這就是愛丁堡》
《這就是不列顛》
《這就是華盛頓》
《這就是得克薩斯》

《這就是巴黎》(部分)
喏,這就是巴黎。
它是法國的首都,有一千萬人、一條名叫塞納的長河、幾十處名勝古跡、幾十座教堂、幾十個博物館, 還有幾千只貓。
它叫咪咪。
——這是約瑟夫。
還有麗達,雜貨鋪老板的寵貓。
當然,我要講的不僅僅是巴黎的貓,還有巴黎的人。
這位侍者名叫馬塞爾。你需要他服務時,可以高喊一聲“嘎赫松”— 是男孩的意思,盡管他已經六十歲了。
杜邦先生是警察,他正吹著哨子、揮動警棒指揮交通呢!
噢,又來了一位警察。穿這種制服、騎自行車的警察被巴黎人稱為“飛燕” 。
他也姓杜邦。
杜邦是個常見的法國姓,就像英美人姓史密斯、中國人姓王一樣。
《這就是倫敦》(部分)
喏,這就是倫敦。
別擔心,只有每年冬天為數不多的幾次,它是藏在霧里。
大多數時候,它看上去——
就像這樣!
倫敦是英國首都,是英聯邦的主要城市,也是世界上的城市。
“繁忙的貿易中心,商人云集。”一千九百年前,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這樣描述。
倫敦有一萬條街道。如果你找不到路,就問警察。
倫敦有大約六千輛這樣的公共汽車。
倫敦周圍都是綠色鄉村。你可以乘綠色大巴前往。
你可能需要在車站排隊——
對倫敦人來說,排隊是一種體育運動。對有些人來說,取悅排隊的人是一種謀生手段。
——有時你也會獨自排隊。
《這就是紐約》(部分)
1626年11月5日,阿姆斯特丹
尊敬的先生們:
九月二十三日從荷蘭毛里求斯河出發的“阿姆斯特丹軍備號”已于昨日抵達。據報告,我們的人民在那兒勇敢而和平地生活著。他們花了六十荷蘭盾,從野蠻人手里買下了曼哈頓島。
上述船只所載貨物:
7246張海貍皮
175張半水獺皮
48
----------------------
“好吧,好吧,我再添個鬧鐘!”
1626年,荷蘭人彼得米努易特用價值二十四美元的簡易家用品,從印第安土著手中買下了曼哈頓島。直到今天,這仍是美國歷史上撿了便宜的一次交易。商人們說,換在今天,他恐怕還得再花上八十億美元。
這也毫不為奇。
因為紐約是西半球的城市,城里滿是“”的東西。
《這就是羅馬》(部分)
讓我們回到初。
從前,有一頭慈愛的母狼和一對小嬰兒,嬰兒一個叫羅慕路斯,另一個叫雷穆斯,母狼親自把他們撫養長大。羅慕路斯長大成人后建立了一個村莊,村莊經過不斷擴張,成為了一個有著七座山峰的大城市。
這個城市就是羅馬。
聽說,有羅馬味兒的羅馬人,住在城中一個叫做特拉斯提弗列的擁擠小街區。
藍色的絲帶意味著,這所房子里,又有一位羅馬小男孩誕生了。
不過,也許你并不希望這是你在羅馬度過的后一個假日,那么,請在你離別前的后一個晚上,坐上一輛古老的馬車,到羅馬也負盛名的噴泉——許愿池,去看一看吧。
從這里下車,拋下一枚硬幣。
要是你拋的方法正確——轉過身,從你的右肩往后扔——你就一定能在某一天重返羅馬。
當然,還有一件事——那就是你永遠也不會迷路。因為不論你來自何方,條條大路都通向羅馬!
《這就是威尼斯》(部分)
威尼斯的格言,很可以是:“來者啊,快將一切輪子拋棄!”
在穿過從陸地延伸出來的2.25英里長的堤道后——
乘火車來的旅客在火車站扔掉了他們的輪子。
乘小汽車或公交車來的旅客在羅馬廣場扔掉了他們的輪子。
威尼斯有多愛水,水就有多愛威尼斯,
——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證明它的愛。
威尼斯人已經為這份關愛做好了準備,
但有時候,海水愛威尼斯,也會愛過頭。
《這就是希臘》(部分)
“用你的雙眼凝視雅典的偉大,并愛上她吧。”希臘所給予世界的,絕大部分都是由古代雅典給予希臘的。
在街邊,勤勞友好的希臘人會——
喂飽你的肚子
為你拍照
幫你做清潔或修東西
保護你的眼睛
給你供應食品
賣給你紐扣。
盡管現代希臘語和古代大有不同,希臘字母卻大多不曾改變。有一些其它的東西也不曾改變,比如古語“barbaros”(“蠻族,外國人”的意思)是指不會講希臘語,只會發出“吧吧”的噪音的人。
今天的許多游客也發出相同的噪音。
在這些令人敬畏的地方—當今我們所擁有的諸多事物的發源地—古代的神明仍然會向那些相信他們的人顯現。
因為希臘是一個神與英雄的國度,是哲學家與

*著名的大師,*經典的畫面,*美妙的旅程
THISIS系列是“20世紀*偉大的視覺插畫大師”—薩塞克先生的代表作,自1959年《這就是巴黎》面世,整套書創作周期長達20年,享譽全球半個世紀,經久不衰,被視為世界旅游繪本的開山之作,融合了人文,歷史,地理,藝術和景觀的傳世巨制,被譽為“經典中的經典”。
1959年,薩塞克在一次巴黎的旅行途中突發創作靈感,于是THISIS系列的*本《這就是巴黎》誕生了,其后該系列陸續出版了18本。作品一經面世便以其獨特的經典質感和時尚多元的表現手法俘獲了讀者們的心。作者對每個城市細膩深刻的景觀描繪,豐富的人文背景介紹,略帶幽默的文字,讓人愛不釋手。特別是他在文字與視覺的表現中加入了屬于兒童特有的視角和觀點,更使得作品大獲成功。
大膽時尚而富有創造性的多元表現手法,生動幽默的語言,惟妙惟肖的營造出精彩絕倫的視覺效果。直到今天,眾多的電影大片仍以這套書里的插畫背景和表現方式作為參考并采用,譬如大家所熟知的夢工廠出品的《馬達加斯加系列》《精靈鼠小弟》和索尼動畫的《食破天驚》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譯者為每本書都做了許多精心的注釋,希望可以為不同年齡段的讀者更好的閱讀這部經典作品提供有限的幫助和參考。




































世界旅游圖畫書的開山之作,珍藏級的傳世巨制
兩度榮膺美國《紐約時報》年度**繪本大獎
兩次獲得LoisirsJeunes年度**圖書獎
IBBY國際兒童讀物聯盟榮譽圖書
國際插畫家協會優秀獎
英國倫敦萊頓獎
美國男孩俱樂部青少年圖書獎
《哈利·波特》中文版譯者馬愛農親赴英倫領銜擔綱,“翻譯 旅行 編輯”的策劃采編隊伍,親身游歷書中的國家和城市,歷時一年的編譯,使作品融藝術性,趣味性,觀賞性,收藏性和實用性于一體
名家點評
“很有意思的一套書,畫得非常好!畫面風格非常大膽時尚,居然創作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很不可思議。我認為國人完全可以接受,太可以接受了!”
——著名文化人陳丹青
“我喜歡這套書的兩點。一是幽默風趣的插圖。這套書的插圖表現力很強,色彩明麗,吸引眼球,而且具有濃郁的幽默氣息,如《這就是倫敦》中對禁衛軍的描繪,將他們的羽毛帽子做了戲謔的夸張,很有情趣。二是這套書雖然信息量很大,但語言既簡潔明快,又親切隨和。它沒有像其他一些旅游讀本那樣長篇大論地介紹景點,而是用幾句生動幽默的話點到為止。讀這套書的時候,會感覺作者是在跟你拉家常,零距離地跟你娓娓道來。如《這就是倫敦》開篇的那句話:“喏,這就是倫敦!”似乎作者就坐在你的身邊。”
——著名翻譯家馬愛農
“畫面濃郁唯美,文筆幽默動人,小細節生動,大場面恢宏,薩塞克先生,你怎能如此有趣?”
——清華美院著名教授陶如讓
母狼銜來羅馬
塞納河淌過巴黎
大笨鐘敲響倫敦
自由女神鞏固紐約
貢多拉運來威尼斯
帕特農神廟捍衛希臘
巴黎、倫敦、紐約、羅馬、威尼斯、希臘
你沒去過嗎?
這套書將讓你身臨其境。
你去過嗎?
這套書將帶你重溫愉快回憶。
每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性格。
米先生觀察每座城市的服飾、職業、建筑、動物、交通,
帶你走每一條街、逛每一家店,看每一個人,
用斑斕的色彩、靈動的線條、幽默的文字,
為他將帶你走過的每一座城市提鮮增味,豐筋壯骨。

薩塞克(M.SASEK)
1916年生于布拉格,1980年逝于瑞士。年輕時曾在法國學習繪畫,一生幾乎都致力于插畫事業,他以其時尚多元卻不失高雅的視覺表現手法被西方媒體公認為20世紀偉大的視覺插畫大師之一。他負盛名的作品便是1959年開始游歷創作,以世界上一些偉大城市和國家為主角的“THIS IS系列”。可以說,這部著名的旅游繪本巨制,開創了世界旅游圖畫書的先河,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歲月里被翻譯成30多種文字,銷量近億冊,幾乎囊括了包括《紐約時報》*繪本獎,國際*插畫獎,IBBY榮譽圖書等在內的所有國際*大獎。
譯者簡介
馬愛農,著名翻譯家。因翻譯了大名鼎鼎的《哈利·波特》中文版,而為廣大中國讀者熟知和喜愛。
張懿,兒童文學譯作者,譯有《找愛的鼴鼠》、《小小藝術家DIY創意》系列等作品,曾獲蒲公英兒童文學獎優秀獎。
吳穎,現居法國,因親子閱讀而愛上了圖畫書,因陪伴孩子學習中文而喜歡上了童書翻譯。業余時間從事法語、英語童書翻譯。